第197章 锅底灰里藏着一条天路(1 / 2)

寒渊谷的雪来得突兀而凶猛,像是天穹撕开了口子,将整片苍茫倾泻而下。

风裹着冰碴抽打屋檐,呼啸声如群狼奔袭,可就在这极寒之中,山谷中央那座低矮却始终不灭的土灶,火光却愈发炽烈,红焰翻腾,竟隐隐有龙吟之音自炉膛深处传出。

炊烟冲破风雪,笔直升起,在高空散作一片淡金色云霭,与星月争辉。

数百百姓围坐在简陋棚屋中,捧着粗瓷碗,吃着刚出锅的灵米饭——米粒晶莹,泛着温润玉色,入口即化,一股暖流顺着喉间滑落,直抵丹田。

有人闭目轻颤,似在承受某种蜕变;有人眼角沁泪,仿佛想起了久远的故乡。

突然,三人头顶毫无征兆地浮现出淡淡金纹,如烙印般悬浮于发际,微光流转,久久不散。

“炼……炼气一层?”一名老汉喃喃,手中的碗差点跌落。

他不过是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凡人,从未引气入体,更不知经脉为何物,可此刻体内沉寂多年的浊气竟自行游走,四肢百骸前所未有的通透。

消息还未传开,系统提示已悄然浮现于陈凡识海:

「检测到群体性‘生活化修行’共振,情绪、动作、意念高度趋同」

「触发【灶火共鸣】现象——人间烟火与天地灵气产生谐振」

「解锁新能量模型雏形:愿力回环」

他站在灶前,指尖轻抚铁锅边缘,余温烫手,却让他心头一震。

这不是法阵,不是符箓,甚至没有一丝灵石催动,可整个山谷的气息却在悄然统一,如同一颗跳动的心脏,由千百个平凡呼吸共同搏动。

夜琉璃立于檐下,黑伞斜撑,冷眸凝望那团越燃越旺的火焰。

她本为追寻心魂碎片而来,却不料被这荒诞又庄严的一幕钉住了脚步。

“你把整个山谷变成了一座大阵?”她声音清冷,却藏着一丝动摇。

陈凡笑了,笑得像个刚学会生火的孩子:“不是阵,是家。”

话音未落,灶台猛地一震!

白千馐佝偻的身影踉跄后退,脸色煞白,眼中却燃起近乎癫狂的亮光。

他死死盯着锅底——那层积年累月、油泥混杂的锅灰,此刻正泛出幽微金芒,像埋藏地底的星河被唤醒。

“十年……十万顿饭!”他声音嘶哑,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刚触到锅底,整座灶台便嗡然长鸣,仿佛回应某种古老召唤。

地脉微动,远处山根传来低沉轰响,似有巨兽在梦中翻身。

陈凡疾步上前,神识沉入锅底灰烬。刹那间,万千画面涌入识海:

一位老农边嚼饭边低声教孙儿节气口诀,话语里带着泥土的厚重;

孩童嘴里含着饭粒,背诵《扫地心经》时眼神明亮;

铁匠捧碗喘息,心中默念明日要打出的钉子形状,念头专注如锻刀淬火……

这些琐碎、卑微、无人记取的瞬间,原本连功德都算不上。

可在日复一日的灶火温养下,那些进食时的感恩、期盼、欢笑,竟如细沙成塔,悄然凝聚成一种奇异能量——它们自发循环,形成微型周天,与人体经络隐隐契合。

系统再度弹出提示:

「发现非标能量源——烟火愿力(人间烟火愿力)」

「来源:群体情感共振+日常行为惯性+饮食仪式感」

「是否提取?」

陈凡沉默片刻,目光扫过窗外仍在风雪中排队领饭的百姓,扫过孩子嘴角残留的米粒,扫过老人握碗时不再发抖的手。

他缓缓点头:“取吧。”

“这是他们自己烧出来的道。”

随着指令落下,锅底金光骤盛,一道纤细如丝的火线自灰层中抽出,蜿蜒升腾,没入陈凡眉心。

那一瞬,他仿佛听见了千万人的低语,看见了无数餐桌前的笑脸,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热力量在体内流淌——不霸道,不凌厉,却坚韧如藤,绵长如歌。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青云宗禁地深处,那扇刻满封印的石门裂痕陡然扩张,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穿透虚空。

而在中州皇陵,守碑人笔尖一顿,墨迹滴落碑面,晕开成一朵诡异莲花。

他抬头望向寒渊方向,喃喃:“原来……道不在九重天,而在灶台边。”

风雪更急,灶火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