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渊谷口,风雪如刀。
数十名百姓披着破旧的麻布斗篷,在齐膝深的雪中跪了整整三日。
他们的脸冻得发紫,手指僵硬如枯枝,却仍死死抱着陶罐、竹篮、襁褓——那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有人怀里揣着痴傻多年的孩子,眼神浑浊却执拗地望向谷内;有人肩上背着瘫痪的老母,老人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仿佛下一刻就要被风雪吞没。
“陈师!”一声嘶吼撕裂风雪,那汉子额头磕在冰石上,鲜血混着雪水蜿蜒而下,“您救过万条命……再救她一次吧!她说……她还想看一眼春天!”
声音未落,群山回荡,竟似有低语共鸣。
崖边,一道青衫身影静立已久。
陈凡负手而立,眉梢凝霜,目光扫过那一张张皲裂的脸、那一双双满是血泡的手,心口像被什么狠狠攥住。
他不是没见过苦难,可眼前这些人的执念,已不单是求生,而是对“活着”本身的一次呐喊。
系统界面在他识海中闪烁:
「愿力波动峰值突破临界值,情绪共振强度+450%」
「检测到集体信仰雏形,潜在修真火种x12」
「警告:此举或将触怒宗门律令——凡人不得擅自修行」
他冷笑一声,不予理会。
身后脚步轻响,夜琉璃踏雪而来,黑袍猎猎,眸光冷冽如星子坠冰河。
“你要真收,就得立规矩。”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定等级,设考核,授功法,传心诀。否则不成体系,迟早崩塌。”
陈凡摇头。
“我不是来收弟子的。”
“那是来做什么?施舍?怜悯?”夜琉璃皱眉,“你给一碗饭,就能改命?这世间苦难亿万,你救得过来吗?”
“我不救命。”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我只教人吃饭。”
夜琉璃一怔。
风雪忽然停了一瞬。
三日后,寒渊谷深处,一座简陋木棚拔地而起。
四根粗木撑起茅草顶,门前一根旗杆挑着布幡,上书四个大字——启灵食堂。
晨光初透,白千馐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站在土灶前猛吹一口火折子,灶膛轰然燃起蓝焰。
他是启灵灶唯一幸存的厨师,曾为皇族掌膳,半生颠沛流离,如今站在这个荒谷里的土灶前,竟觉得前所未有的踏实。
“今日主食——二米饭!灵稻掺凡米,养胃安神!”他嗓门洪亮,像是要把整个山谷唤醒,“配菜:清炒野葱、豆腐羹!限量一百份,先到先得!”
话音未落,人群轰然涌上。
有人抢到饭碗便当场蹲下狼吞虎咽,有人小心翼翼捧着给孩子喂食,更有老者颤巍巍舀起一勺汤,闭目啜饮,泪如雨下。
陈凡坐在角落一张矮桌旁,手中无筷无碗,只静静看着。
每有人吃完,他便问一句:“香吗?”
答“香”,他点头;答“不香”,他起身走进厨房,亲自调整火候。
一次,一个瘦弱少年咬了一口饭,皱眉道:“柴火味太重了。”
陈凡当即掀开灶门,抽出两根湿柴:“换干的。”
又一日,一位妇人吃完后摇头:“米有点糙,孩子咽不下。”
当晚,陈凡便命人将灵稻碾磨三遍,取最细一层与凡米混合。
第三夜,月照山谷。
系统数据悄然浮现:
「食用者中十二人产生微弱灵感波动,脑域活跃度提升」
「三人经脉出现自发疏通迹象,疑似开启类灵根通道」
「特殊反馈:盲童李小豆进食后描述‘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视觉神经激活征兆」
陈凡盯着那条信息,久久未语。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藏经阁外那只瘸腿的猫,它总在晒太阳时眯着眼,仿佛也能看见光。
原来不是他在教这些人修仙。
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个世界。
夜琉璃站在远处山岩上,望着食堂里灯火摇曳,人们低声交谈,孩童笑闹,老人含泪咀嚼——那不是施舍的场面,而像某种古老的仪式。
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几乎被风吹散:“你这不是传道……是在种因。”
话音落下,守碑人隐于皇陵深处的石碑前,缓缓提起朱笔,在泛黄卷轴上写下一行小字:
“庚子岁末,寒渊始炊,饭香化露,人心自明。”
与此同时,陈凡站起身,走到食堂中央,环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