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开局扫地三百年,一键功德成神仙 > 第195章 谁说凡人不能抬头看天?

第195章 谁说凡人不能抬头看天?(2 / 2)

然而更深处,一丝隐秘的波动正在扩散——小石头割破手掌的刹那,某种不属于他的意志,似乎通过血液短暂苏醒了一下。

藏经阁内,陈凡忽然眉头一皱。

他察觉到了异常。

不是来自雪娘子那边——她的愿力纯净如初雪,正缓缓与天地共鸣;而是另一股微弱却扭曲的反馈,像是有人试图强行撬开通往灵机的大门。

他目光微冷,指尖轻动,未点确认,亦未切断,只是悄然设下一层屏障。

而在北方,雪娘子仍跪在雪中,颤抖着伸出双手,学着梦中模糊的记忆,笨拙地结出第一个吐纳手印。

灵气,第一次主动流向她的丹田。北风如刀,割过荒村田埂。

雪娘子仍跪在雪中,双手结印微微颤抖,呼吸却已渐趋平稳。

她不懂什么丹田气海、经脉周天,只依着梦里那道模糊身影的指引,一呼一吸间,刻意去追随着脚下泥土的起伏节奏——春耕时锄头翻土的顿挫,夏耘时脚步轻重的律动,秋收时镰刀挥落的节拍……竟不知不觉与天地间某种无形韵律悄然相合。

藏经阁内,陈凡双目微闭,神识如丝线般穿过千山万水,遥遥锚定在那一缕新生的灵息之上。

他本欲切断对小石头的愿力供给,可就在指尖将落未落之际,忽觉北方传来一阵奇异波动——不是灵气暴涨,也不是功法运转,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契合,仿佛大地本身在回应她的呼吸。

“节气呼吸法?”陈凡心头一震。

这并非系统传授之术,而是他曾随手写在《农桑纪要》边角的一句批注:“农人劳作,实为踏地而歌,若能顺势吐纳,或可引气入体。”原以为只是戏言,却不曾想,竟被一个不识字的农妇,在生死边缘以血泪践行而出。

他立刻改弦更张,不再强行灌注愿力,而是悄然引导,将残余的光点化作温润气流,顺着雪娘子的呼吸节奏缓缓注入经脉。

每一息都像春雨渗土,无声无息,却深入骨髓。

一夜过去。

东方初白,霜华未消。

三亩灵田之上,原本沉寂的麦苗竟齐齐抽高半寸,叶片泛起淡淡金纹,谷穗虽未成熟,却已有灵粟特有的清香弥漫四野。

更诡异的是,田垄之间,土壤竟自动翻松三寸,似有无形之手日夜耕耘。

雪娘子盘坐田头,额间冷汗涔涔,脸色苍白如纸,但体内灵力却如溪流归川,稳稳汇入下腹一处朦胧气旋——那是丹田初成之兆!

她睁开眼,望着眼前焕然一生的田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直到邻村老汉跌跌撞撞跑来,捧起一把麦穗惊叫:“我家祖坟冒青烟了!昨夜这地还是冻土,今日竟能养出灵麦?!”

消息如野火燎原。

不到半日,十里八乡百姓蜂拥而至,跪满田头,有人磕头如捣蒜,有人默默捧土贴额,更有孩童被父母高高举起,哭喊着“求沾一点仙气”。

他们不知修真为何物,只知这片地变了,人也变了。

而远在藏经阁深处,陈凡睁眼,眸中精光一闪。

系统界面赫然弹出:

「反馈确认:首位凡人觉醒者完成自主吐纳,衍生原创功法【五谷蕴灵诀】(雏形),愿力共鸣强度+300%」

「次级感应者+7,均出现类灵根激活征兆」

「预测:三个月内,可形成首个‘凡人修真聚落’」

紧接着,一行猩红任务刷新:

「建立首座凡人修行据点——选址建议:北境寒渊谷」

陈凡尚未细看,忽觉心口一滞。

他猛地抬头,望向北方天际——那里,一道微弱却执拗的血色愿力仍在挣扎闪烁,正是小石头的方向。

“执念未断……”他冷笑一声,袖袍轻挥,远程切断最后一丝连接。

血色光芒瞬间熄灭,仿佛溺水之人沉入深渊。

但他知道,那不是终结。

有些种子一旦埋下,哪怕被诅咒浇灌,也会破土而出。

数日后,飞鸟传讯抵达藏经阁——寒渊谷口,大雪封山。

数十名百姓披麻戴斗,已在谷外守候整整三日。

他们带来陶罐、竹篮、粗布襁褓,只为求一碗传说中的“灵米饭”,据说能让痴傻儿开窍,瘫痪者起身。

最前头,一名汉子跪在雪中,肩上背着昏睡的老母,嘶声哭喊,声音穿透风雪:

“陈师——您救救她吧!她说……她还想看一眼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