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真不甘心,还想抢夺令牌,却被项伯一把拦住。“卫真,你的死期到了!”项伯长刀一挥,朝着卫真劈去。
卫真奋力抵抗,却不是项伯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项伯斩于马下。
胡亥看着赶来的蒙恬和项伯,心中松了一口气:“蒙恬将军,项伯将军,多谢你们及时赶到!”
蒙恬翻身下马,走到胡亥身边:“公子没事吧?”
“我没事。”胡亥摇摇头,举起手中的墨字令牌,“这令牌果然神奇,刚才发出的红光,应该是求救信号吧?”
“正是。”蒙恬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陈先生当年设计这令牌时,考虑得极为周全。这红光不仅是求救信号,还能调动长城沿线的暗堡守军,只要令牌激活,暗堡中的士兵就会立刻赶来支援。”
阿砚走到众人身边,从怀中掏出陈墨留下的密信:“将军,公子,这是陈先生留下的密信,里面详细记载了墨字令牌的用途。除了激活防御工事和发出求救信号,令牌还能打开陈先生在长城沿线留下的秘密粮仓和兵器库,里面储存着大量的粮草和改良后的武器。”
“太好了!”蒙恬心中大喜,“有了这些粮草和武器,我们就能彻底守住长城,抵御匈奴和西域联军的再次进攻!”
众人正高兴时,一名禁军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封染血的急报:“将军,公子,咸阳传来急报,始皇帝在东巡途中病重,赵高已经封锁了消息,还暗中调动了咸阳宫的禁卫,似乎有不轨之心!”
“什么?”众人脸色同时大变。
始皇帝病重,赵高掌权,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大秦本来就面临外患,如今内忧又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赵高这个奸贼!”胡亥怒不可遏,“他肯定是想趁始皇帝病重,篡改遗诏,扶持胡亥登基!”
蒙恬眉头紧锁:“公子,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始皇帝病重,咸阳局势危急,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回咸阳,稳住局势。同时,要尽快找到扶苏公子,让他继承皇位,才能平息内乱。”
“扶苏兄长还在骊山,不知道情况如何。”胡亥担忧地说道。
“我已经派人去骊山打探消息了,相信很快就会有回音。”蒙恬安慰道,“现在,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守住玉门关,同时加固长城防御,防止外敌再次入侵。至于咸阳的事,只能拜托李相和朝中的忠臣了。”
就在这时,鹰嘴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骑着快马赶来,脸上带着惊慌:“将军,公子,不好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已经越过长城边境,朝着雁门关杀来!而且,他们还带来了西域诸国的援军,声势浩大!”
“什么?”蒙恬脸色骤变,“匈奴单于竟然亲自出征,还带来了西域援军?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攻破长城,入主中原了!”
项伯握紧长刀:“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玉门关刚刚经历大战,士卒们疲惫不堪,粮草和武器也有损耗。而雁门关那边,兵力空虚,怕是难以抵挡匈奴大军的进攻。”
蒙恬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王离将军,你留在这里,继续修复玉门关的防御工事,清点粮草和武器,安抚士卒。项伯,你带着三千楚地旧部,立刻赶往雁门关支援,务必守住雁门关,拖延时间。我带着剩下的人马,激活长城的联动防御,同时派人快马加鞭禀报咸阳,请求朝廷增调全国兵力,支援长城!”
“得令!”王离和项伯齐声应道。
胡亥上前一步:“蒙恬将军,我也跟项伯将军一起去雁门关吧!我虽然本事不大,但也能为国效力!”
蒙恬看着胡亥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公子多加小心,雁门关战事凶险,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随后,项伯带着胡亥和三千楚地旧部,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疾驰而去。蒙恬则带着人马,前往长城的烽火台,准备激活联动防御。
阿砚站在鹰嘴谷中,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他从怀中掏出陈墨留下的密信,再次仔细阅读起来。密信的最后一段写道:“匈奴单于身边,有一神秘谋士,精通奇门遁甲和兵法,此人乃是卢生的师兄,名叫徐福。他手中持有我当年流失的部分技术图纸,此次匈奴大军能如此顺利地越过长城边境,想必是徐福的功劳。若要破敌,需找到徐福的破绽,断其粮草,扰其军心。”
“徐福?卢生的师兄?”阿砚心中一惊,“没想到卢生还有这样的后台,看来这场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他抬头望向远方的长城,心中暗暗发誓:陈先生,你放心,我一定会守护好文脉,协助蒙恬将军和公子们,击退外敌,平息内乱,不让你的心血白费。
与此同时,骊山陵墓的深处,扶苏正躲在陈墨留下的暗格中,看着手中的《秦记》残篇,心中充满了震撼。残篇中记载了陈墨对未来的预判:“沙丘之地,龙驭上宾;赵高乱政,胡亥篡权;扶苏被害,李斯腰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天下大乱。”
“没想到陈先生竟然能预知未来!”扶苏心中感慨万千,“沙丘之变,胡亥篡权,我被害身亡……这一切难道都是命中注定吗?”
他不甘心,他不想让大秦就这样灭亡,不想让天下百姓陷入战乱。他从暗格中走出来,发现陵墓的通道已经被坍塌的石块堵塞。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一条狭窄的密道中逃了出来。
逃出来后,扶苏立刻召集了守陵人的残余势力,得知胡亥已经带着墨字令牌前往玉门关,而刘邦带着《秦记》全本投靠了匈奴单于,心中焦急万分。“不行,我必须立刻赶往雁门关,阻止刘邦和匈奴大军,同时找到胡亥,保护好墨字令牌。”
扶苏带领守陵人,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不知道,此时的雁门关,已经是风雨飘摇。匈奴大军的前锋已经抵达雁门关下,正准备发动进攻。项伯、胡亥带着三千楚地旧部,刚刚赶到雁门关,还没来得及休整,就面临着匈奴大军的猛烈攻击。
雁门关的城墙上,项伯挥舞着长刀,奋力斩杀爬上城墙的匈奴士兵。胡亥也手持长剑,与匈奴士兵展开激战。楚地旧部和雁门关的守军虽然英勇,但匈奴士兵人数众多,悍不畏死,城墙上的士卒们伤亡惨重。
“胡亥公子,你快退到关内,这里太危险了!”项伯一边厮杀,一边大喊。
“项伯将军,我不走!我要和你们一起守住雁门关!”胡亥大喊着,一剑刺穿了一名匈奴士兵的胸膛。
就在这时,匈奴大军的阵中,突然走出一名身着道袍的男子,手中拿着一把羽扇,正是徐福。他朝着城墙上的项伯和胡亥大喊:“项伯,胡亥,你们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匈奴大军势不可挡,长城必破,大秦必亡!若你们投降,我可以保你们性命,甚至封王封侯!”
“休得胡说!”项伯怒喝一声,“大秦将士,宁死不降!你这个汉奸,勾结外敌,背叛华夏,必遭天谴!”
徐福冷笑一声:“冥顽不灵!既然你们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传我将令,使用‘轰天炮’,轰击雁门关!”
随着徐福的命令,匈奴大军阵中推出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投石机上装载着巨大的石块和燃烧的火球。“放!”徐福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机同时发射,巨大的石块和火球朝着雁门关的城墙砸去。
“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燃烧的火球落在城内,引发了大火。匈奴士兵趁机从缺口处涌入,城墙上的秦军士卒们陷入了绝境。
项伯看着不断涌入的匈奴士兵,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雁门关守不住了。他转头看向胡亥:“公子,你快从密道逃走!一定要找到扶苏公子,让他继承皇位,为我们报仇!”
“项伯将军,我不走!我要和你一起战死在这里!”胡亥眼中满是泪水。
“公子,这是命令!”项伯一把将胡亥推到密道入口,“你若死去,大秦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快走!”
胡亥看着项伯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不能辜负他的期望。他擦干眼泪,朝着密道深处跑去:“项伯将军,你一定要保重!我会找到扶苏兄长,带兵回来救你的!”
项伯看着胡亥消失在密道中,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转身握紧长刀,朝着匈奴士兵冲去:“大秦的将士们,跟我杀!就算是死,也要拉上这些胡虏垫背!”
城墙上的秦军士卒们受到鼓舞,纷纷举起武器,朝着匈奴士兵冲去。一场惨烈的厮杀再次爆发,鲜血染红了雁门关的城墙,也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徐福站在阵中,看着城墙上浴血奋战的秦军士卒,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他挥了挥手,“再放轰天炮,彻底摧毁雁门关!”
数十架投石机再次发射,巨大的石块和火球朝着城墙砸去。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大,秦军士卒的伤亡越来越多。项伯身中数箭,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但他依旧挥舞着长刀,斩杀着敌人。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震天的呐喊声:“扶苏公子到了!援军到了!”
项伯抬头望去,只见扶苏带领着守陵人和一支秦军援军,朝着雁门关疾驰而来。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喊:“扶苏公子,守住雁门关!守住大秦!”
说完,项伯倒在了血泊中。
扶苏看着城墙上倒下的项伯,心中悲痛欲绝。他举起长剑,大喊一声:“将士们,为项伯将军报仇!为大秦而战!杀!”
援军们跟着扶苏,朝着匈奴大军冲去。匈奴士兵没想到会有援军赶来,阵形出现混乱。徐福见状,脸色一变,立刻下令:“稳住阵形,迎击援军!”
双方在雁门关下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扶苏骑着马,手中的长剑如死神的镰刀,不断收割着匈奴士兵的生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项伯报仇,守住雁门关,保住大秦的江山。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咸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高已经伪造了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派人前往雁门关,赐死扶苏和蒙恬。
而刘邦则在匈奴大军中,凭借着《秦记》中的军事机密,得到了匈奴单于的重用,被封为“汉王”,负责指挥部分匈奴士兵,攻打雁门关。
雁门关下的大战还在继续,扶苏带领着援军,虽然暂时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但匈奴大军人数众多,依旧占据着优势。而且,赵高派来的使者已经在路上,很快就会抵达雁门关。
扶苏能否守住雁门关?他能否识破赵高的阴谋?胡亥在密道中能否安全逃脱?蒙恬在玉门关能否激活长城的联动防御?刘邦得到匈奴的重用后,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徐福手中的技术图纸,是否会给秦军带来更大的灾难?
雁门关的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也染红了战场上的鲜血。一场关乎大秦存亡的决战,才刚刚开始。而所有的谜团,都还没有解开。陈墨是否还活着?他留下的墨字令牌,是否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用途?大秦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