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庆功宴2(2 / 2)

一束追光从天花板落下,精准地打在舞台中央,照亮了铺着红色丝绒的演讲台。

司仪穿着笔挺的黑色礼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拿着话筒走到舞台上,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激昂又富有感染力:“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僵尸先生》上映一周票房突破千万港元,这是港城电影史上第一部由非主流院线发行却创下如此佳绩的电影!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这场奇迹的缔造者,寰宇星娱董事长、星火院线创始人,晏明洲先生上台致辞!”

“啪啪啪......!”

主桌区域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陈松林等人激动地站了起来,手掌拍得通红,甚至有人还吹起了口哨。

小院线老板们也跟着鼓掌,手里还拿着小旗子挥舞,记者们的相机响个不停,镜头齐刷刷地对准舞台入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角落里的邹闻怀、麦佳等人只是象征性地抬了抬手,掌声零零落落,很快就被主桌的欢呼声淹没。

邹闻怀甚至还故意打了个哈欠,眼神里满是不屑,却没人注意到他微微发抖的手指,他其实比谁都在意晏明洲要说什么。

晏明洲整理了一下领带,缓步走上舞台。

聚光灯落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身后的幕布上像一个坚定的剪影。

他站在话筒前没有急着说话,只是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从主桌兴奋的笑脸到记者们期待的眼神,最后落在角落那几张阴沉的脸上,停顿了一秒,才缓缓开口,声音通过音响传出,清晰而沉稳,“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晚上好。”

他的目光落在台下第一排的工友代表身上,是观塘工厂的老周和络腮胡工友,两人穿着崭新的蓝色工装。

看到晏明洲看过来,他们赶紧站起来,激动地挥了挥手,引得周围一阵笑声。

晏明洲也笑了,语气变得更加温和:“今天站在这里,我首先想做的不是庆祝,而是感谢。感谢每一个支持寰宇、支持星火院线的人,可能很多人觉得《僵尸先生》能火是运气好,是题材新颖,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份成绩是多少人用汗水和真心换来的。”

他拿起桌上的香槟高高举起,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杯中的香槟泛起细密的气泡:“这第一杯酒,我要敬给所有港城市民!敬那些天还没亮就来排队的学生,港大的同学告诉我,他们为了抢前排票,凌晨四点就带着书本在礼堂外排队,一边复习一边等,敬那些带着小马扎来看电影的师奶,油麻地的李婶说她这辈子没进过电影院,是星火院线让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电影,还特意给我们送了自己织的毛衣,更要敬那些在观塘工厂跟我们一起在废墟上抢修设备、守护放映机的工友们!”

说到这里,晏明洲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他想起了那天晚上的场景,暴雨过后的食堂里满地都是破碎的设备零件,黑哥抱着胳膊疼得龇牙咧嘴,阿明额头流着血却还在帮着拆零件,工友们举着手电筒照明,电焊的火花在黑暗中闪烁像星星一样。

“我记得那天晚上,观塘工厂的阿发兄弟,他的啤酒摊被田中手下砸了,却还是第一个冲过来帮我们搬设备,老周大哥被推倒在地,小腿被玻璃划伤,却还惦记着电影能不能放,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工友,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帮我们拆零件、焊线路,有的人甚至忙到凌晨连一口饭都没吃。”

晏明洲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工友代表,语气满是真诚:“你们说我们不是为了寰宇是为了自己能有地方看电影,可我想告诉你们,正是因为有你们,寰宇才有底气跟资本对抗,才有勇气把平民院线做下去,这杯酒,我先干为敬!”

说完,他仰头将香槟一饮而尽,酒杯倒扣在桌上,引来一阵热烈的欢呼。

台下的老周和络腮胡工友激动地站起来,举着茶杯遥遥相敬,老周的儿子还奶声奶气地喊 “晏叔叔加油”,引得全场大笑。

其他工友代表也纷纷站起来,有的举着水杯,有的举着啤酒瓶,眼里满是感动,他们从没想过自己这些普通人能被电影公司的老板如此重视,能被记在心里。

晏明洲拿起酒瓶重新倒满一杯香槟,第二杯举向主桌,目光落在张彻行身上,语气带着深深的尊敬:“这第二杯酒我要敬我的团队,敬我的伙伴,首先要敬张彻行导演。”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彻行身上。

张彻行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领口,脸上带着期待,他这辈子拍了几十部电影,却很少被人如此公开地感谢。

“有人说您的武侠电影过时了,说您不懂现在的市场,说年轻人只喜欢看喜剧、看爱情片。” 晏明洲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一丝反驳,“但我想说,他们错了,您的电影里有港城武侠的魂,有江湖的义气,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热血,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他想起第一次跟张彻行见面的场景,张彻行拿着《僵尸先生》的剧本激动地说:“我想拍一部不一样的僵尸片,不是为了吓人,是为了讲正义,讲人心。”

为了拍好一场九叔驱邪的戏,张彻行反复研究古籍,画了几十张符纸,还特意请了民俗专家来指导,为了一个镜头的光线,他在片场蹲了三个小时,直到找到最符合阴森感的角度。

“《僵尸先生》里,九叔教秋生做人要正派,做事要光明磊落,这句话不是台词,是您教给所有演员的道理,也是您自己的人生信条,没有您,就没有九叔这个经典角色,就没有那些让观众热血沸腾的镜头。张导,谢谢您!”

张彻行激动地站起来,眼眶泛红,对着晏明洲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很低,很久才直起来,这不仅是感谢,更是被理解、被认可的感动。

他在电影圈摸爬滚打几十年,第一次有人能如此懂他的电影,懂他的坚持。

台下的掌声持续了很久,连记者们都忍不住为这位老导演鼓掌,相机不停地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

“接下来要敬董骠先生、何琮蝶小姐、陈港生和钱家乐。” 晏明洲的目光转向四位主演,语气里满是赞赏,“你们用精湛的演技把角色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让观众相信真的有这么一群人在守护着正义,守护着普通人。”

他看向董骠:“董骠先生,您为了拍好一场九叔念咒的戏,反复琢磨台词的语气和节奏,甚至专门去请教了粤剧老艺人,就为了让念白更有韵味,拍淋雨的戏时,您已经六十多岁了,却坚持不用替身,在冷水里泡了两个小时,拍完后就发了高烧,第二天却还是准时到片场。”

董骠笑着摆手:“应该的,拿了薪水,就要把活干好。”

可眼里的感动却藏不住,他没想到自己这些小事晏明洲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