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北京之行(2 / 2)

建国走累了,咱们找个地方坐会儿吧...

周明和母亲起初还会纠正,后来干脆顺着他的话说。地陪小李是个热情的北京小伙,虽然困惑,但也配合着外公的。

回程的高铁上,外公满足地翻看相机里的照片,突然说:建国怎么没跟我们一起回来?他去哪儿了?

母亲握住外公的手:爸,建国他...已经不在了。

外公皱起眉头:胡说!他明明跟我们一起去北京的,还一起吃了全聚德烤鸭呢!

周明和母亲面面相觑。他们确实吃了烤鸭,但只有他们三个人加地陪小李。

回到家,外公的情绪明显低落下来。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翻看那些照片。晚饭时,他突然拿出几张照片摆在桌上:你们看,这不是建国吗?怎么说他不在了?

周明拿起照片仔细端详——那是外公单独站在天安门前的照片,身边空无一人。

外公,这里只有您一个人啊...

怎么会?外公激动地指着照片右侧,建国就站在这儿,穿着那件棕色夹克,还戴着那顶旧帽子!

那天晚上,周明辗转难眠。他打开电脑,搜索张建国的名字,加上外公家乡的信息。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在一个旧论坛上找到了线索——一篇三十年前的当地报纸电子档,报道了一起矿难事故,遇难者名单中有张建国三个字。

周明的心猛地一沉。他继续搜索,终于在一所中学的校友录中找到了外公和张建国的毕业合照。两个年轻人肩并肩站着,笑容灿烂。照片下的注释写着:1962届毕业生周志国(左)与张建国(右)于校门前。

第二天一早,周明去了外公房间。老人正在整理一个旧木盒,见他进来,招手让他坐下。

明明,我知道你们觉得我老糊涂了。外公的声音很平静,但我真的见到建国了,在北京。

周明不知该如何回应,外公却自顾自地打开木盒,取出一叠发黄的信纸和几张老照片。

这是建国写给我的信,我们年轻时约定要一起去北京。外公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后来他去了矿上工作,出事那天...本来该我去的班,他替我去了。

周明的眼眶湿润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外公总提起这个人,为什么执意认为建国和他们一起去了北京。

在北京的每一天,他都和我在一起。外公的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我们终于一起看了升国旗,一起走了长安街,一起在颐和园划了船...他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爱笑。

周明握住外公的手:我相信您,外公。

一个月后,外公安详地走了。整理遗物时,周明发现外公床头抽屉里放着一个信封,上面写着给明明。里面是那张两人合影的照片,背面外公工整地写着:我和建国在北京,我们的约定实现了。别难过,我只是去和他喝杯茶。

葬礼上,周明把那张毕业合照和北京合影一起放在了外公胸前。他相信在某个地方,外公终于和他的老朋友重逢了,两个人肩并肩,走向他们梦寐以求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