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军国重器!严令禁止私造!这星陨湖……他们想干什么?!」他的声音充满了震惊和骇然。
「现在……你该知道,朕为何说……国内并非铁板一块了吧?」冷焰的声音带着冰冷的嘲讽,「永嘉侯、安国公之流,最多是趴在国库上吸血的蠹虫。而这个观星阁主……他想要的,是朕的江山,是你的命!」
赵珩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终于彻底明白,父皇为何在病重至此之时,还要强撑着布局,甚至不惜以一场边境战争来震慑宵小!因为内部的敌人,远比外部的敌人更加可怕,更加致命!
「父皇……儿臣……儿臣该怎么做?」他抬起头,看向冷焰,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急于承担责任、为父分忧的渴望。
冷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似乎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看穿。半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肃穆:「赵珩,跪下。」
赵珩没有丝毫犹豫,撩起袍角,端端正正地跪倒在龙榻之前。
「今日,朕对你所言,关乎社稷存亡,关乎你自身生死。你需立誓,出得此殿,绝不对外泄露半分,包括你最亲近的侍从、师傅,乃至你未来的妻族!」冷焰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儿臣赵珩,对天立誓!今日父皇所言,若有半句泄露,必遭天谴,人神共弃!」赵珩以头触地,郑重起誓。
「好。」冷焰微微颔首,随即,她开始下达指令,语速不快,却字字千钧:
「第一,北境战事,朕已交由杨廷和、周定邦按既定方略处置。你,从明日起,每日需至枢密院旁听军报,了解战事进展。但,只听,只看,不许擅自发表意见,更不许干涉将领指挥!你的任务,是学习,是观察,是记住这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明白吗?」
「儿臣明白!」赵珩重重叩首。这是让他接触核心军务,但又限制他的权力,是保护,也是磨练。
「第二,」冷焰的目光转向他手中的薄绢,「星陨湖之事,乃绝密!除朕与你,以及‘青鸾’及其核心人员,朝中再无他人知晓!你回去后,秘密挑选两名你绝对信任、身手敏捷、且背景干净的东宫侍卫,交给‘青鸾’调派,参与对星陨湖的监视。你要通过他们,了解那里的动向。这是你……真正接触黑暗面的开始。」
赵珩心中一凛,立刻应道:「是!儿臣回去便办!」
将东宫的人交给“青鸾”,意味着他开始介入那个神秘而可怕的监察世界,开始直面那些隐藏在阳光下的阴谋与血腥。
「第三,」冷焰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对于永嘉侯、安国公等家族,朕已有安排。你无需直接插手,但要通过‘青鸾’给你的渠道,密切关注朝堂动向,尤其是与漕运、粮赋、工部器械相关的奏报和人事变动。看看朕处置了左贤王之后,他们……会有什么反应!是收敛,还是……变本加厉!」
「儿臣遵旨!」
「第四,」冷焰顿了顿,似乎在积攒最后的气力,她的眼神变得极其复杂,带着一丝疲惫,一丝无奈,还有一丝深藏的决绝,「从即日起,每日朕批阅的奏章,会让人抄录一份副本,送至东宫。你看完后,写下你的处理意见,密封,再悄悄送入宫中,由福顺转呈于朕。」
赵珩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这……这几乎是等同于让他提前预习如何处理朝政!这是天大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压力!
「父皇!儿臣……儿臣年少学浅,恐……恐有负父皇重托!」他感到一阵惶恐。
「正因你年少学浅,才更要学!」冷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厉色,「难道要等朕两眼一闭,把这千疮百孔的江山,直接扔给你吗?!看奏章,写意见,不是让你代朕决策!是让你思考,让你学习如何权衡,如何决断!让朕看看……你的器量和眼光!若有偏颇,朕自会纠正!你……敢不敢接?!」
敢不敢接?
这三个字如同重鼓,敲在赵珩的心头。他看着龙榻上气若游丝、却目光如炬的父皇,一股混合着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不愿让父皇失望的倔强情绪,瞬间涌遍全身。
他再次重重叩首,额头触碰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清晰的声响:「儿臣……敢!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期望!」
「好……好……」冷焰仿佛终于耗尽了所有力气,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胸口起伏得更加剧烈,声音也变得微不可闻,「去吧……记住朕今晚说的话……记住你肩上的担子……这万里江山……亿兆黎民……将来……都是你的责任……」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赵珩的声音哽咽,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混合着脸上的雨水,蜿蜒而下。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教诲,这是在交代后事,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权力交接预演。
他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龙榻上仿佛随时会油尽灯枯的父皇,将那染血的薄绢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仿佛揣着整个帝国的未来和秘密,然后毅然转身,一步一步,沉重而坚定地走出了这座被药味、血腥味和死亡阴影笼罩的内殿。
殿外,暴雨依旧。福顺站在廊下,看着太子殿下红肿着双眼,却挺直了脊梁走出来,那稚嫩的脸上,似乎在一夜之间,褪去了不少青涩,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坚毅。
「福公公,」赵珩停下脚步,声音沙哑却清晰,「好好……照顾父皇。」
「老奴……粉身碎骨,也会护陛下周全!」福顺躬身,声音带着哭腔。
赵珩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迈步走入滂沱大雨之中。冰冷的雨水浇在他的身上,却无法浇灭他心中那团被父皇用生命最后火焰点燃的斗志。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只是一个在东宫读书习武的太子。他的肩上,扛起了父皇未竟的事业,扛起了这个内忧外患的帝国,扛起了无数人的生死与期望。
回到东宫,赵珩没有立刻休息,他甚至没有换下湿透的衣裳。他屏退了所有侍从,独自坐在书案前,摊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
他的手因为寒冷和后怕而微微颤抖,但他握笔的姿势却异常稳定。他回想着父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回想着那张薄绢上的图样,回想着黑水峪殉国将士的惨状……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在纸的顶端,用力写下了四个字:
**「安内·攘外」**
这是他为自己定下的,未来的道路。
这一夜,东宫的灯火,彻夜未熄。
而太极殿内,在赵珩离开后,冷焰紧闭的眼角,终于滑落一滴浑浊的泪水,迅速隐入枕巾,消失不见。
她成功地将一部分重担和秘密,移交给了她的继承人。但与此同时,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孤独感,如同殿外无边的夜色,将她彻底吞没。
她知道,她留给赵珩的时间,不多了。而她能做的,就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尽可能多地,为他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哪怕,代价是燃尽自己最后的生命。
风雨依旧,长夜漫漫。帝国的权柄,正在这个不平凡的雨夜,悄然进行着无声的传递。而年轻的储君,已然站到了风口浪尖,开始直面那汹涌的暗流,与即将到来的、更加猛烈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