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继续说:“我已经下令,所有重要岗位实行双人核查制。任何调令、批文、物资转移,必须两人签字。监察院每月抽查。”
财政大臣问:“包括军需采购?”
“包括。”
外交官迟疑着举手:“如果我们主动向南方三国共享部分预警机制呢?让他们也知道北方可能动手?”
艾琳思考几秒:“可以。但只限非核心情报。我们要合作,不能依赖。”
智者这时轻声说:“预防的前提,是承认自己脆弱。”
这句话落下,厅内气氛变了。不再是防御性的沉默,而是一种清醒的沉重。
艾琳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几处关键节点。
“西岭旧驿站已被炸毁,但新的中转站正在建设。这次我会派人全程监督施工,每一笔支出公开登记。”
她回头问军务大臣:“机动骑兵队现在的响应时间是多少?”
“接到命令后,三小时内可集结出发。”
“目标是两小时。我要他们在消息传到的同时就能动身。”
莱昂补充:“已经在校场模拟紧急调度路线。工人和士兵一起训练装卸与运输衔接。”
艾琳记下一条备注。
“还有通信。”她说,“加密回路只能用于高层指令。基层哨站之间还是靠信鸽和人力。一旦被截,链条就断。”
智者提议:“建立备用传讯队。不走主道,不分昼夜,专跑紧急消息。哪怕牺牲速度也要保证送达。”
“同意。”艾琳写下,“命名为‘影线补网’计划。三天内拿出方案。”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开口:“我们能不能把经济数据也纳入预警系统?比如某种物资突然涨价,可能是囤积信号。”
艾琳看着他:“你叫什么名字?”
“汤姆森,贸易署副职。”
“汤姆森,你负责牵头做一套‘市场波动警报模型’。参考过去一年的所有异常交易,找出规律。”
年轻人用力点头。
会议进行了两个时辰。没有人再提功劳,也没有人再推脱责任。
最后,艾琳合上笔记。
“今天我们说了许多不足。但这不是为了否定过去,是为了守住将来。”
她看向所有人。
“王国现在比三年前强,但还不够稳。强能退敌,稳才能长久。”
她宣布几项决定:
一、设立国家韧性委员会,首任成员包括五位大臣与三位顾问,智者列席并拥有建议权;
二、全面推行双人核查制度,覆盖财政、军需、外交三大领域;
三、启动“影线补网”项目,重建底层情报传递网络;
四、要求各部每月提交风险清单,隐瞒不报者按失职论处;
五、将“预防优于应对”写入施政纲领,列为长期国策。
说完这些,她没有让大家散去。
“还有最后一个事。”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这是昨天送来的边境巡逻记录。北境第七哨所报告,连续三天发现夜间火光,在交界山脊移动。不像炊火,更像是信号。”
大厅重新安静。
莱昂走过来查看记录。
“位置偏僻,不在常规巡逻线上。”
艾琳盯着地图上的标记点。
“他们以为我们还在忙着庆祝胜利。”
她拿起炭笔,在那个位置画了一个圈。
笔尖用力,纸面微微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