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外,学生们和家人聚在一起。有人举着证书合影,有人围着老师问问题。一个小女孩踮脚问寅:“我明年也能进来吗?”
寅蹲下来说:“能。只要你肯学。”
艾琳站在回廊下看着这一幕。晨光照在石阶上,映出人群晃动的影子。她的疲惫稍稍退去。
书记官走过来,递上一封新文书。“财政司刚送来的,说是跨境贸易结算出了点问题,通汇所那边需要批示。”
她接过打开,快速浏览内容。是一笔大宗药材交易的兑付争议,涉及两国银票折算率。
“让他们把原始票据和合同送来。”她说,“先查有没有虚报货值。”
书记官记下话准备离开。
这时寅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册子。“这是毕业生登记簿,请您签字存档。”
艾琳接过笔,在扉页写下日期和姓名。墨迹未干,又被风吹得微微晕开。
“有个事。”寅犹豫了一下,“丑想找您说句话,但他不敢过来。”
“让他来。”
不一会儿,丑站在她面前,手里紧紧捏着那份毕业证书。
“我想……继续学。”他说,“我想研究水利规划里的水文测算方法。”
艾琳看着他。“你知道那要学多久吗?”
“五年,也许更久。”
“那你家里的地怎么办?”
“我爹说了,一家供出一个读书人,值。”
她点点头。“工务司正在招录助理测算员,下周考试。你可以去试。”
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说了一句:“谢谢。”
他退下后,艾琳转身面向礼堂大门。人群渐渐散去,但还有人在讨论刚才的演讲内容。两名毕业生正帮一位老人读信,一字一句解释其中意思。
书记官又回来报告:“护商队第二批申请名单已汇总,等您圈选路线。”
她应了一声,没动。
远处传来钟声,上午的最后一响。
阳光斜照进院子,落在一块新立的石碑上。上面刻着:“凡助学者,名留此石。”
她的影子投在碑文中间,遮住了“者”字的一竖。
财政司的文书还拿在手里,边角已经被手指磨得起毛。
她翻到最后一页,看见附了一张草图,画的是北方边境某个通汇所的建筑布局。
图纸右下角有个墨点,像是不小心滴上去的,正好盖住了一个标注房间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