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 第453章 文化融合与发展

第453章 文化融合与发展(2 / 2)

另一项合作也有了成果。山道采药人和平原农妇一起整理出《节气草木录》,按月份列出本地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用途。书页粗糙,但内容清楚。艾琳下令抄五份,存入各村公所。

节庆第五天,最后一项活动是饮食共享。每户带一道自家最拿手的饭菜,摆在长桌上。艾琳端来一盆炖豆汤,是用黑土原产的新豆熬的。她没坐主位,而是走到角落,和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同桌。

饭后,人群聚在广场中央。一名中年男子走上临时搭起的讲台。他衣衫朴素,背个旧包袱。

“我叫陈文。”他说,“过去十年,我在七个城邦游学,见过因语言不通打得你死我活的村庄,也见过因为不肯分享技艺而饿死整族人的地方。”

他停顿了一下:“昨天我看了你们的共耕仪式,听了三种方言唱的播种歌。我走了一年,就是为了找一处能让百家之声同响的地方。”

他从包袱里取出一本薄册:“这是我写的《风土记残卷》,记录了北方六地的耕作法和民谣。我愿意留下,帮你们编一部完整的《风土志》。”

全场安静。

艾琳走上台,接过那本册子。纸页泛黄,字迹工整。

“我们确实没有城墙,也没有贵族封印。”她说,“但我们有这些——”她举起册子,“还有会唱歌的孩子,会织布的女人,会看星星的老农。”

她看向众人:“从今天起,设立‘文事堂’,专门收民间知识,编成册子,传给下一代。谁识字,谁愿意记,都可以来。”

话音落下,十几个年轻人举手报名。有两个还是当初不愿参加节庆的西林子弟。

夜色渐深,广场上的灯一盏盏亮起。孩童们排成队,正练习一首新编的歌谣。歌词很简单,却用了三种方言交替唱:

“春风吹,犁翻开,

南谷播麦,北岭点豆,

手牵手,不分前后,

同耕一亩,共守一秋。”

艾琳站在讲台边,手里捧着刚送来的《风土志》草稿第一页。纸上写着:“三月融和节始记,元年春。”

她抬头看了看四周。灯火映着一张张脸,有笑的,有沉思的,也有还在观望的。

但她知道,有些人已经开始改变了。

一个北岭的小女孩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块拼布。那是用细麻和毡毯边角料缝的,上面歪歪扭扭绣了三个字:“一起暖”。

她仰头说:“姐姐,这个送你。”

艾琳蹲下,接过布片。布料粗糙,针脚不齐,但缝得很紧。

远处传来歌声,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