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贫道真不想渡劫啊 > 第207章 告别戈壁,踏入凡尘

第207章 告别戈壁,踏入凡尘(1 / 2)

沙齿镇的轮廓在身后逐渐缩小,最终彻底被起伏的沙丘吞没。当最后一缕代表着戈壁荒芜与危险的熟悉气息被远远抛在身后,李玄真知道,他们正式告别了葬神戈壁,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纯粹的凡俗世界。

脚下的土地开始发生变化。纯粹的、流动性强的细沙逐渐被夹杂着砾石和坚硬黏土板的硬质沙地所取代。零星的、极其耐旱的骆驼刺和梭梭草开始成簇出现,像一个个坚守阵地的士兵,顽强地在恶劣环境中扎下根。空气中的炙热干燥依旧,但风中带来的不再是纯粹沙尘的颗粒感,偶尔会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远方绿洲的水汽和生命气息。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天地间的“气”。

对于习惯了修真界浓郁灵气环境的李玄真而言,这种变化尤为明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强烈的“不适”。如果说葬神戈壁的灵气是“稀薄”,那么此刻他所处的环境,灵气几乎可以称之为“枯竭”。就像一条奔涌的大河骤然变成了即将干涸的涓涓细流,而且这细流还浑浊不堪,充满了各种驳杂的、难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尘世浊气。

他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体内《混元功》微微运转,试图从外界汲取能量。结果就像是试图用巨大的渔网去捞取空气中漂浮的尘埃,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吸入体内的那点微薄灵气,还不够自身金丹自然运转消耗的万分之一。在这里,依靠打坐吸收外界灵气来修炼或者恢复法力,简直是天方夜谭。难怪修真者极少踏足这等地方,对修士而言,这里无异于修行者的沙漠,甚至是绝地。

“怪不得被称为凡俗国度…”李玄真心中暗忖,“在这里,筑基期修士恐怕都算是顶尖高手,金丹期…恐怕真的只存在于古老的传说和神话故事里了。”

他悄然将神识如同水银泻地般铺开,但范围控制得极小,仅仅笼罩周围数里。一方面是为了谨慎,避免被可能存在(虽然概率极低)的同类感知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稀薄灵气环境下,神识的延伸和感知清晰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仿佛在粘稠的液体中移动,不如在灵气充沛之地那般如鱼得水。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这片土地的“底色”是如此的“干净”,几乎感知不到任何强大的能量波动。没有修士闭关时引动的灵气漩涡,没有法宝散发的宝光,没有灵草药材特有的清香。有的,只是大地本身的厚重、太阳的灼热、风沙的流动,以及远方那些属于凡俗生命的、微弱而蓬勃的“生气”——那是成千上万普通人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生命场域,虽然不蕴含灵力,却充满了烟火人间的活力。

这种体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在修真界,他时刻感知的是灵气的流动、修为的强弱、法宝的品阶。而在这里,他需要去“听”风中断续的商队驼铃,“看”沙地上新鲜或陈旧的蹄印和车辙,“嗅”空气中飘来的炊烟和牲畜气味。这是一种回归原始、依靠五感而非神识的生存方式,让他有种奇特的、脚踏实地的感觉。

王铁柱显然没有李玄真这种对灵气变化的敏锐感知,他更多的是被眼前逐渐变化的景色所吸引。“掌柜的,你看那边!有树了!真正的树!”他指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一抹模糊的绿色,兴奋地喊道。那是一片胡杨林,虽然看起来依旧稀疏,但在这黄沙世界中,已是难得的盛景。

大黑似乎也对环境的变化有所察觉,它抽了抽鼻子,空气中的水汽和植物气息让它感到舒适,低吼了一声,步伐都轻快了些许。二哈更是撒了欢似的在沙地上跑来跑去,追逐着几只惊慌失措的沙鼠,玩得不亦乐乎。

又行进了小半日,脚下的路渐渐清晰起来,出现了明显是被车马长年累月碾压形成的土路。路旁开始出现简陋的界碑,上面用模糊的字迹刻着“大漠王国东界”之类的字样。偶尔能遇到反向而行的旅人,多是穿着破烂、面色疲惫的逃荒者或小商贩,看到李玄真他们这支“商队”,会投来或好奇或麻木的一瞥。

李玄真保持着低调,遇到有人打量,便微微点头示意,并不多言。他注意到,这些凡人大多身体精悍,皮肤粗糙,眼神中带着沙漠子民特有的坚韧和警惕。他们携带的武器多是弯刀、弓箭,符合这地方尚武的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