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月夜鏖战破狼群(1 / 2)

乌娜吉小组的侦察带回了至关重要,却也令人心头更加沉重的情报。

据她们观察,盘踞在屯子附近的狼群,数量确在十头以上,甚至可能达到十五六头之多!这是一个规模不容小觑的狼群。它们似乎以屯子西北方向、距离“滚牛坡”约五六里地的一片白桦林与乱石交错的沟谷作为核心活动区。狼群成员构成复杂,除了几头体型硕大、显然是核心战力的成年大公狼外,还有数头母狼,以及两三头看起来刚刚脱离幼崽期、正处于学习和锻炼阶段的亚成狼。

最引人注目的,是狼群中那头异常雄壮、毛色深灰近乎银白、左眼上方有一道狰狞旧疤的公狼。它行动间自带威严,狼群的其他成员明显以它为核心,捕猎时的分工协作、休息时的警戒放哨,都显示出极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乌娜吉判断,这头“独眼银狼”极有可能就是这群狼的头狼,一个经验丰富、狡诈而强大的领导者。

它们并非漫无目的地游荡,而是在头狼的带领下,有规律地巡视着以那片沟谷为中心、辐射到屯子边缘的广阔区域,仿佛在确认和标记自己的新领地。袭击马老四的牛和孙寡妇的猪圈,更像是这种领地确认过程中的“武力展示”和资源试探。

“它们很谨慎,也很耐心。”乌娜吉在汇报最后补充道,“我们几次试图靠近核心区,都被它们外围的哨狼发现,只能远远观察。想要像对付野猪那样设伏,很难,它们不会轻易进入完全陌生的、缺乏遮蔽的地形。”

情报证实了冷志军最初的判断,这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直接将战场放在狼群熟悉的沟谷或密林,无异于以短击长。唯一的胜算,依然在于“引蛇出洞”,将狼群调动到相对有利于己方的“滚牛坡”。

然而,如何让一群如此狡猾谨慎的狼,心甘情愿地踏入明显不利的预设战场?

冷志军结合乌娜吉的侦察结果和赵老蔫、孙老药的建议,反复推演,最终制定了一个大胆而精细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诱饵,而是利用狼群的贪婪、领域性以及对“虚弱猎物”的本能追逐,精心设计一个它们难以抗拒的“陷阱”。

计划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示弱与挑衅。故意在狼群活动区域边缘,留下一些狩猎队“仓促”离去、“遗落”下少量沾染了鲜血的野猪肉块或内脏的痕迹,制造出一种狩猎队因为之前的战斗(对付野猪)而有所损伤、士气受挫、甚至内部出现不和的假象。同时,安排一两个队员(由身手敏捷、善于伪装的诺敏和苏和担任),在远离屯子的方向,模仿受伤动物的哀鸣或幼崽的呼唤,进一步刺激狼群的狩猎本能和好奇心。

第二,气味引导与干扰。由孙老药配置几种特殊的药粉。一种是气味浓烈、类似动物腐尸与血腥混合的“诱引粉”,将少量撒在从狼群核心区通往“滚牛坡”的几条次要兽径上,形成一条若隐若现的“气味走廊”。另一种则是用艾草、雄黄等刺激性植物研磨的“干扰粉”,撒在通往屯子方向以及“滚牛坡”两侧可能迂回的路线上,干扰狼群的嗅觉,无形中引导它们沿着预设的“气味走廊”前进。

第三,预设战场与火力配置。在“滚牛坡”精心布置伏击圈。滚牛坡是一片面积约有两个打谷场大小的碎石坡地,地势中间高四周缓,视野相对开阔,但坡地边缘仍有不少半人高的石块可供隐蔽。冷志军将主力射手——他自己、林志明、阿木尔,埋伏在坡地顶部几块最大的岩石后,这里射界最佳,可以覆盖大部分坡地。巴雅尔和哈斯则携带扎枪和猎刀,隐藏在坡地东西两侧的乱石丛中,负责近距离拦截和防止狼群从侧翼突袭。乌娜吉作为自由人和预备队,携带弓箭,占据坡地南侧一处制高点,负责查漏补缺和精准狙杀关键目标(如头狼)。狗帮则作为最后的屏障和突击力量,由恢复了大半的大青统领,潜伏在坡地北侧的下风口,等待命令发起致命冲击。

第四, tig(时机)的把握。行动时间定在三天后的夜晚,选择一个有月光但并非满月(光线足够视物又不至于太亮利于狼群潜行)的夜晚。所有参与行动的队员,提前一天用孙老药提供的、用多种山林植物熬制的药水擦拭身体和武器,最大程度消除人味。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充满风险的计划,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导致狩猎队陷入狼群的反包围之中。但面对如此狡诈的对手,这是目前能想到的、胜算最大的方案。

接下来的三天,狩猎队进入了最高强度的备战状态。队员们反复演练着各自的职责和协同信号,熟悉滚牛坡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处可供隐蔽的角落。狗帮也在大青的带领下,进行着适应性的潜伏和突击训练。孙老药和马老汉也倾尽全力,配置药粉,打磨武器。整个屯子都笼罩在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中,人们祈祷着狩猎队能再次创造奇迹。

约定的夜晚终于来临。天空如洗,一弯下弦月斜挂天边,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能见度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这虽然增加了狼群发现的概率,但也同样有利于猎人们的瞄准和协作。

亥时末(约晚上11点),狩猎队主力悄然出发,如同暗夜中无声流淌的汞柱,精准地抵达滚牛坡,按照预定方案,迅速进入各自的伏击位置,消失在了岩石和阴影之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连最敏锐的猎犬都没有发出任何不必要的声响。

与此同时,负责“示弱”与“引导”的诺敏和苏和,也在乌娜吉的远程指挥下,如同鬼魅般潜至狼群核心区外围,开始执行他们的任务。

等待,漫长而煎熬。月光下的滚牛坡,一片死寂,只有夜风吹过石缝发出的轻微呜咽。伏击点的猎人们,将身体紧紧贴在冰冷粗糙的岩石上,感受着心脏有力的搏动,手指虚搭在扳机或武器上,耳朵捕捉着风中传来的任何一丝异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预定的子时(凌晨)已过,坡地周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林志明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有些发僵,忍不住微微动了动脖子,发出极其轻微的骨骼摩擦声,立刻引来了旁边冷志军警告的眼神,他赶紧屏住呼吸,不敢再动。

难道计划失败了?狼群识破了陷阱?还是它们今晚并没有外出活动的打算?

就在一丝焦躁开始在某些年轻队员心中滋生时,一直如同石雕般静止、侧耳倾听的冷志军,猛地抬起了手,做出了一个极其轻微的“警戒”手势!

有情况!

几乎在同一时间,趴在冷志军脚边、耳朵始终竖立着的大青,喉咙里也发出了极其低沉、几乎微不可闻的警告性呜咽,身体微微绷紧,目光死死盯住了坡地西北方向的入口!

来了!

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绷紧到了极致!

只见在清冷的月光下,坡地西北方向的乱石阴影中,先是出现了几对幽绿如同鬼火般闪烁的光点!紧接着,一个个模糊而矫健的灰色身影,如同从地狱中渗出的阴影,悄无声息地、极其警惕地出现在了坡地的边缘!

是狼!打头的正是几头体型健硕的成年狼,它们没有立刻进入开阔的坡地,而是分散开来,利用坡地边缘的石块作为掩护,昂着头,不断翕动着鼻翼,那双在月光下泛着绿光的眼睛,如同探照灯般,锐利而冰冷地扫视着整个坡地,尤其是坡顶那几块巨大的岩石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诱饵”气味传来的方向。

它们的谨慎,超乎想象!

整个狼群如同一个训练有素的侦察小队,在坡地边缘停留了足有五六分钟,反复确认着安全。那头雄壮的“独眼银狼”头狼并未出现在最前方,而是隐藏在狼群中间靠后的位置,冷静地观察着局势。

伏击点的猎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们知道,这是最关键的考验。只要有一丝破绽被狼群发现,它们就会立刻如同潮水般退去,再想引它们出来就难如登天了。

终于,在确认坡地上似乎并无埋伏(猎人们完美的伪装和药水起了作用),而那股“虚弱猎物”和“血腥”的气味又不断刺激着它们的神经后,狼群的警惕稍稍放松。几头负责探路的狼,开始小心翼翼地、交替掩护着,踏入了滚牛坡的开阔地带,朝着坡顶方向,也就是冷志军他们埋伏的核心区域,缓慢而警惕地逼近。

更多的狼影,如同灰色的潮水,从阴影中涌出,紧随其后。月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流畅而充满力量的肌肉线条,低伏的身姿,以及那闪烁着饥饿与贪婪光芒的绿眼。数量,果然在十五头左右!

狼群呈一个松散的扇形,缓缓向坡顶压缩。它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或者回头望向头狼所在的方向。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

狼群已经完全进入了伏击圈,距离坡顶猎人们埋伏的岩石群,已不足三十米!这个距离,对于步枪来说,已经进入了有效射程!

冷志军的手指,已经稳稳地扣在了扳机上,他的目光如同鹰隼,死死锁定了狼群中那个最为雄壮、始终保持着冷静的身影——独眼头狼!他知道,必须由他首先发难,目标直指头狼,力求一击必杀!只有头狼瞬间毙命,才能最大程度地引发狼群的混乱!

二十米!头狼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它猛地停下脚步,昂起头,那双独眼锐利如刀,扫向冷志军藏身的岩石!

就是现在!

冷志军眼中寒光爆射,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砰!”

清脆的枪声,如同死神的丧钟,猛然炸碎了月夜的宁静!子弹带着炽热的气流,直奔独眼头狼的胸膛!

然而,就在枪响的瞬间,那头经验丰富的头狼,仿佛拥有某种预知危险的本能,庞大的身躯竟然猛地向侧面一窜!

“噗!”子弹没有命中预想的要害,而是狠狠地钻入了它厚实的前肢肩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