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穹之裂痕 > 第54章 火焰之心的轨道

第54章 火焰之心的轨道(1 / 2)

星图钥匙的暗红色纹路已爬满凌星的掌心,触须状的黯蚀孢子像有生命的藤蔓,正顺着他的手腕往作战服袖口钻。跃迁光茧的裂痕越来越大,淡紫色的能量流外泄时裹挟着细碎的星尘,打在头盔面罩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那道从通道外劈进来的暗红色光刃还在逼近,刃尖的能量波动让炎烈的战斧不由自主地嗡鸣——这不是普通黯蚀残留体的攻击,光是余波就足以熔断钛合金。

“撑住!”炎烈突然将战斧横在胸前,深紫色火焰瞬间暴涨成半米高的火墙,火墙表面跳动着与火焰之心同源的橙红色纹路。当光刃撞上火墙的刹那,空气仿佛被撕裂,冲击波将凌星和月璃狠狠推向光茧内壁,凌星的后背撞上冰冷的能量屏障时,他清晰地感觉到掌心的钥匙猛地一颤,那些暗红色纹路竟短暂褪去了几分,露出底下微弱的蓝光。

“是火焰之心的能量!”月璃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杂音却异常急促,她的终端正投射出跃迁通道的实时参数,红色警告区域已覆盖三分之二的屏幕,“光茧撑不过十秒!凌星,用钥匙剩余的蓝色能量锁定中转空间站坐标,我们必须紧急脱离跃迁!”

凌星咬着牙,集中精神对抗钥匙的失控。指尖传来的灼痛感越来越强烈,孢子像是在吞噬他的体温,但他能感觉到钥匙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未被污染的先行者能量——那是之前修复时火焰之心注入的力量。他顺着那丝能量往下探,猛地将钥匙按向头盔侧面的能量接口,“嗤”的一声,淡蓝色的能量流顺着接口冲进跃迁系统,光茧的裂痕竟暂时停止了扩张。

“坐标锁定!中转空间站‘灰烬港’,距离0.01光年!”凌星的声音因用力而沙哑,他看着终端上快速跳动的倒计时,“三秒后脱离跃迁!炎烈,火墙再撑一下!”

炎烈的手臂已因对抗光刃而微微颤抖,斧柄上的皮革被汗水浸湿。当光茧终于冲破跃迁通道的紊乱区域时,他猛地撤去火焰,拽着凌星和月璃往通道出口冲——身后,那些聚集在火焰之心外围的暗红色光点正加速追来,其中一个光点竟分裂成两道光刃,擦着他们的光茧边缘飞了过去,将不远处一块战舰残骸劈成了两半。

“灰烬港”空间站的金属外壳布满了陨石撞击的凹痕,像是被遗弃了半个世纪的废墟。三人乘坐的应急逃生舱刚停靠在破损的对接舱,舱门就因气压失衡“哐当”一声弹开。凌星率先跳下去,靴底踩在满是灰尘的金属地板上,扬起的尘埃中夹杂着淡淡的铁锈味——这是长期缺乏维护的典型痕迹。

“维生系统还在运行,只是功率只有40%。”月璃的终端快速扫描着周围环境,她指向不远处一个亮着绿色指示灯的舱室,“那里应该是主控室,或许能找到可用的飞船。”

炎烈扛着战斧走在最后,他时不时回头看向逃生舱的方向,眉头紧锁:“那些黯蚀没追来,但这里太安静了——像个陷阱。”话音刚落,主控室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滋滋”的电流声,紧接着,一道微弱的应急灯亮起,照亮了走廊尽头一个布满凹痕的飞船轮廓。

那是一艘老式勘探船,船体侧面印着模糊的“星火号”字样,船身左侧有一道近两米长的陨石撞击痕迹,金属外壳被撞得凹陷进去,却奇迹般没有穿透。月璃绕着飞船检查了一圈,回来时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维生系统完好,引擎虽然是三十年前的‘巨鲸-III’型号,但核心部件没有老化,只要补充些能量就能启动。”

“能量好办。”炎烈走到飞船底部的能源接口旁,拔出腰间的战术匕首,利落的割断接口处缠绕的老化管线。他将战斧的斧刃贴在裸露的能源线路上,淡紫色火焰缓缓注入,线路瞬间亮起橙红色的光芒,“我把战斧的备用能量导进去了,足够支撑我们抵达火焰之心。”

凌星则蹲在飞船驾驶舱门口,反复摩挲着星图钥匙。经过刚才的紧急脱离,钥匙上的暗红色纹路已消退大半,只是表面的蓝光依旧微弱。当他将钥匙贴近驾驶舱的主控台时,钥匙突然发出一道红光,主控台的屏幕竟缓缓亮起,三维星图自动投射出来——火焰之心恒星系的坐标正闪烁着,而第三卫星的位置,有一个小小的蓝色标记在跳动。

“钥匙在引导我们。”凌星抬头看向炎烈和月璃,“它还能用,而且……好像在抗拒黯蚀的污染。”

半小时后,星火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缓缓驶离“灰烬港”。当飞船进入超光速跃迁时,凌星靠在驾驶座上,看着舷窗外流动的星尘,突然想起逃生舱视频中先行者士兵的话——“钥匙必须送到第三卫星,交给‘守钥人’”。他转头问月璃:“你在灰烬港的数据库里,找到关于‘守钥人’的信息了吗?”

月璃调出终端上的文件,眉头微蹙:“只有零星的记录,说‘守钥人’是先行者留在火焰之心的守护者,但具体是生物还是机械,没有明确说明。不过……”她指向文件末尾一行模糊的文字,“这里提到第三卫星的先行者基地里,有一个‘核心舱’,守钥人可能就在那里。”

炎烈靠在副驾驶座上,把玩着战斧:“管他是生物还是机械,只要能帮我们清除孢子,找到火象钥匙就行。”他话音刚落,飞船突然轻微震颤了一下,跃迁通道的光晕开始褪去——火焰之心到了。

凌星立刻坐直身体,掌心按在操控杆上。舷窗外的景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原本模糊的红色光斑逐渐凝聚成一颗直径约十二万公里的行星,表面缠绕着灰褐色的云带,那些云层在恒星风的撕扯下形成巨大的漩涡,偶尔有亮红色的岩浆流冲破云层,像一条燃烧的河流,在黑色天幕上划出长达数千公里的轨迹。

“引力捕获完成。”月璃的指尖在主控台的全息星图上滑动,将三维投影放大到占据半个舰桥,星图上代表星火号的蓝色光点正缓慢向火焰之心的引力锚点靠近,“当前坐标距离火焰之心恒星系引力锚点0.03光年,正在切入行星轨道。预计十分钟后抵达第三卫星轨道范围。”

炎烈站起身,厚重的装甲手套按在舷窗上,发出“咚”的闷响。他盯着那颗不断靠近的红色行星,眉头皱得更紧:“比中转空间站的情报里描述的更糟——情报说岩浆流每小时才爆发一次,现在看,每分钟都有至少三道。”

月璃调出大气成分分析报告,屏幕上瞬间弹出一连串红色的警告数据:“大气含硫量37%,是安全阈值的120倍,长期暴露会腐蚀飞船外壳;氧气浓度0.01%,无法支持有机生命呼吸;持续强风风速达120米\/秒,相当于地球上的12级飓风,会干扰飞船的姿态控制系统。”她顿了顿,又调出地表温度监测图,“地表平均温度580摄氏度,任何暴露在外的有机体会在十秒内碳化——就算穿着作战服,最多也撑不过三分钟。”

凌星的目光始终落在星图中标注的第三卫星上。那颗不规则的岩石球体正以每秒十二公里的速度绕火焰之心旋转,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白色冰层,冰层在恒星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与火焰之心的狂暴形成诡异的对比。“第三卫星的环境数据呢?”他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星图钥匙——从进入火焰之心引力范围开始,钥匙就一直在掌心轻微震颤。

“零下170摄氏度,无大气层,地质活动稳定。”月璃切换屏幕,调出第三卫星的详细扫描图,冰层下的岩石结构清晰可见,“但有个异常点——它的内核磁场强度是理论值的八倍,而且呈现周期性脉冲,周期是1分23秒。”她指向屏幕角落的波形图,红色的脉冲线正有规律地起伏,“你看这个频率……和星图钥匙的能量波动完全吻合。”

凌星立刻从战术背心里取出星图钥匙。果然,钥匙表面的红光开始明暗交替,每一次闪烁都与屏幕上的脉冲波形完美同步,掌心传来的震颤也越来越明显,像是有某种力量正从遥远的卫星方向拉扯着钥匙内部的能量核心。他将钥匙贴近主控台,星图上第三卫星的标记突然亮起,自动弹出一条航线——直接通向卫星北极的环形山。

“看来找对地方了。”炎烈突然猛拍控制台,吓得月璃的数据流差点中断,他指着那条航线,“直接飞过去不就完了?还等什么?”

“不能直接飞。”月璃调出三维模拟动画,火焰之心周围包裹着一层淡紫色的电磁风暴,风暴中不时有银白色的电弧闪过,“这颗行星的磁场活动异常剧烈,每秒会爆发20次以上的电磁脉冲。星火号的护盾系统是民用级别的,防御强度只有军用舰的30%,直接穿越电磁风暴会导致所有电子设备瘫痪——到时候别说找基地,我们连飞船都控制不了。”

话音未落,驾驶舱突然暗了下来,只有应急灯发出的红光在金属壁上流动。主控台的警报声尖锐地响起,“滴滴”的频率越来越快,屏幕上的护盾能量条瞬间从85%跌至67%,左舷护盾的图标旁弹出一个黄色警告:“护盾发生器过载,能量输出下降40%。”

“刚才是A级电磁暴!”月璃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她快速切换备用回路,“左舷护盾发生器的电容烧毁了,我正在用右舷的备用电容分流,预计需要三十秒才能恢复稳定。”

凌星看向舷窗外,原本清晰的星空突然被紫色的光带笼罩。那些光带如同活着的生物般扭曲舞动,不断撞击在飞船的能量护盾上,激起一片片淡蓝色的涟漪。每一次撞击,主控台都会轻微震颤,屏幕上的数据流就会卡顿一下。“炎烈,能增强护盾吗?”他问道,目光紧紧盯着护盾能量条——刚才又跌了3%。

炎烈早已扯开座椅旁的检修面板,露出里面缠绕的黄色管线。这些管线的外皮已经老化,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铜芯。他拔出腰间的战术匕首,刀刃划过管线时,火花四溅,干脆利落地割断三根冗余线路,再用战斧的火焰灼烧接口使其熔接:“这破船的能源分配系统是三十年前的老古董,武器系统早就不能用了,我把武器能源全导给护盾了。”他盯着仪表盘上缓慢回升的能量条,眉头紧锁,“现在只能撑到72%,再遇到一次A级电磁暴,护盾就得破。”

月璃的终端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声,比之前的警报声更刺耳。她瞳孔微缩,快速放大一组信号波形,屏幕上瞬间出现一个醒目的绿色光点——正位于第三卫星表面,以每秒五百米的速度做不规则运动。“第三卫星方向有能量反应!”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强度是普通黯蚀机械的120倍,而且……它在移动,轨迹呈现出明显的智能规避特征。”

凌星立刻凑过去,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放大那个绿色光点的运动轨迹。光点时而直线冲刺,时而突然转向,甚至会绕开冰层下的岩石断层——这绝不是固定设施能做到的。“不是固定设施?”他疑惑道,突然想起那些漂浮的先行者战舰残骸,“难道是黯蚀残留体?”

“更像是某种大型机械体。”月璃调出更详细的频谱分析,将光点的信号与之前遇到的黯蚀残留体信号进行对比,“信号特征里有金属共振的频率,但掺杂着生物电反应——这不符合黯蚀残留体的行为模式。黯蚀残留体的生物电信号是紊乱的,而这个……”她指着屏幕上规律跳动的绿色波纹,“是有节奏的,像是在传递信息。”

她停顿了一下,指尖在屏幕上敲击出一行新的结论,背景中弹出两个三维模型:左侧是他们在跃迁通道里遇到的触须状黯蚀残留体,模型上标注着“无自主意识,依赖本能行动”;右侧是一个不断变形的黑色团块,表面有金属光泽流动,“如果我的模型没错,这应该是……原生黯蚀。”

“原生黯蚀?”炎烈刚好完成护盾调整,听到这个词时皱起了眉头,他凑到屏幕前,盯着那个黑色团块模型,“和我们之前遇到的有什么区别?不都是黯蚀吗?”

“黯蚀残留体是被感染的生物或机械,相当于病毒的载体。”月璃点击右侧模型,黑色团块瞬间分裂成无数细小的颗粒,又快速重新聚合,“但原生黯蚀是……诞生于能量漩涡的原始形态,它们有自主意识,甚至能进化出社会结构。你看这个分裂速度,普通残留体至少需要十分钟才能完成一次分裂,而原生黯蚀只需要三秒。”

凌星突然想起作战服左臂上的黑色孢子。那些东西在跃迁过程中一直保持休眠,但月璃之前检测到它们的生物电信号始终在微弱波动。他低头看向左臂,透过作战服的透明视窗,能看到孢子正微微蠕动,像是感知到了原生黯蚀的信号。“你的意思是,它们不是被创造的武器,而是……自然形成的生命?”

“更准确地说,是能量与金属共生的生命体。”月璃的指尖划过右侧模型,黑色团块表面立刻浮现出复杂的金属纹路,“根据先行者数据库的残卷记载,原生黯蚀能模仿接触过的所有机械结构,甚至能解析能量核心的运作原理。”她看向两人,眼神凝重,“它们是天生的机械猎手——之前那些先行者战舰的残骸,说不定就是被它们摧毁的。”

话音刚落,星火号突然剧烈颠簸,驾驶舱的灯光变成了急促闪烁的红色。炎烈一拳砸在护盾控制台上,能量条在60%的位置剧烈跳动,左舷护盾的图标直接变成了红色:“妈的,又来一波!这次是从行星两极喷出来的等离子流!”

凌星看向舷窗外,心脏猛地一缩。只见两道巨大的红色光柱从火焰之心的南北极冲天而起,光柱直径超过一千公里,如同两把刺穿苍穹的长矛。光柱在行星磁场的作用下弯曲成弧形,末端化作无数道红色的粒子流,如同暴雨般砸向飞船的护盾。每一道粒子流击中护盾,都会激起一片刺眼的红光,主控台的警报声几乎要撕裂耳膜。

“右舷护盾能量跌破50%!”月璃的额角渗出细汗,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试图启动应急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快跟不上了!护盾发生器的温度已经超过临界值,再这样下去会爆炸的!”

“给我坐标参数!”凌星突然坐进驾驶座,手指在操控杆上快速操作,星图上瞬间弹出火焰之心的磁场分布图,“我知道有个办法能避开等离子流!”他调出星火号的设计图,在行星同步轨道上找到一个狭窄的蓝色区域——那是磁场线交汇形成的盲区,“看到那个蓝色区域了吗?那是行星磁场的节点盲区,直径只有三公里,但足以让我们穿过去!”

炎烈看着屏幕上那条几乎看不见的蓝色细线,咧嘴笑了起来,只是笑容里带着一丝紧张:“你确定这破船能精准切入?这船的导航系统误差至少有五十米,稍微偏一点就会撞上磁场线。”

“不确定。”凌星的指尖在操控杆上微微用力,星火号开始向左侧倾斜,船体因气流冲击而发出“咯吱”的呻吟声,“但总比被烧成废铁强。月璃,帮我计算盲区的移动轨迹,每秒更新一次坐标。炎烈,盯着护盾能量,有任何异常立刻告诉我。”

飞船像一条灵巧的游鱼,在狂暴的等离子流中穿梭。凌星全神贯注地盯着导航屏幕,每一次微调都精确到毫秒级——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水,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操控杆上,却丝毫不敢分心。月璃则负责实时计算磁层间隙的移动轨迹,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还有三十秒抵达入口,注意,间隙正在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向东偏移,需要调整航向1.5度!”

“左舷护盾只剩35%了!再挨一下就得爆!”炎烈死死按住不断弹跳的护盾警报器,他能感觉到脚下的甲板都在震动,仿佛下一秒就会裂开。

就在这时,一道粗壮的等离子流突然从侧面袭来——这道流束比之前的任何一道都要粗,直径超过五百米,带着足以熔化金属的高温。凌星猛地拉动操控杆,星火号几乎以垂直角度向上攀升,巨大的离心力将三人狠狠按在座椅上,凌星的胸腔传来闷胀感,像是有块巨石压在上面,他甚至能听到自己骨骼发出的轻微“咔咔”声。

“进去了!”月璃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也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颤抖。

飞船成功冲进磁层间隙的瞬间,周围的电磁风暴突然消失了。舷窗外恢复了星空的宁静,只有远处火焰之心的红色光芒在黑暗中跳动,像一颗燃烧的宝石。护盾能量条稳定在32%的位置,刺耳的警报声终于停止,驾驶舱的灯光也恢复了正常的白色。

“暂时安全了。”凌星长舒一口气,松开被汗水浸湿的操控杆,他的手指因长时间用力而微微颤抖,“还有多久能到第三卫星?”

“四十分钟。”月璃切换到卫星的高清成像图,屏幕上瞬间出现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那是第三卫星北极的环形山,直径约五公里,坑底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我找到了先行者基地的位置,就在环形山底部。你看这里——”她指着冰层下的一片规则阴影,“这是金属结构的反射信号,应该是基地的主体建筑。”

凌星凑近屏幕,能清晰看到那些金属结构的轮廓:有倾斜的合金支柱,有断裂的通道入口,还有一个圆形的能量反应区——那里的信号强度最高,与星图钥匙的能量波动最为接近。“看起来废弃很久了。”他说道,手指在屏幕上划过那些坍塌的建筑,“冰层厚度至少有五十米,建筑表面的腐蚀痕迹很严重,像是被黯蚀侵蚀过。”

炎烈放大图像,目光落在一根倾斜的合金支柱上——支柱表面有明显的划痕,划痕边缘是暗红色的,与黯蚀残留体留下的痕迹一致。“入口在哪?总不能让我们用战斧劈冰吧?”

月璃调出基地的原始设计图,这是她从中转空间站的先行者数据库里找到的残缺文件,此刻正与卫星图像进行比对。“主入口应该在东侧的山脊下方,但被坍塌的冰层掩埋了,扫描不到能量信号。不过这里——”她指向环形山中心的一个亮点,亮点的能量信号微弱却稳定,“有个紧急出口的能量信号,频率是先行者的应急波段,应该是打开的。”

凌星注意到紧急出口周围的冰层颜色比其他地方更深,像是被高温灼烧过。“那里的地质结构稳定吗?”他问道,担心着陆时冰层坍塌。

“根据冰层密度扫描,最近三个月有过轻微的震动。”月璃调出三维地形模型,模型上标注着五条蓝色的裂缝,最宽的一条从紧急出口延伸到环形山边缘,“出口周围有五条裂缝,最宽的达到三米,深度约十米。着陆时需要非常小心,飞船的重量可能会触发冰层坍塌。”

炎烈突然指向屏幕角落的一组数据,那里有无数个细小的绿色光点,正围绕着环形山底部移动:“那是什么?冰层下的金属反应?”

月璃放大画面,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只见基地周围的冰层下,无数细小的光点在移动,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这些光点的移动速度极快,每秒可达十米,偶尔会汇聚成更大的团块——有的团块像巨大的蜘蛛,有的像拿着武器的士兵,然后又迅速散开,回到各自的巡逻路线。

“是金属反应,但不止是金属。”月璃调出光谱分析结果,屏幕上的信号峰值与之前检测到的原生黯蚀完全重合,“它们的移动轨迹……像是在巡逻。你看这个范围——刚好把整个基地包围了,没有任何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