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去想自己站在台上会是什么样子,那不属于现在的自己。
他站在落地窗前,盯着维苏威方向的黑影看了几秒,眼睛很清醒。
夜很长,长到足以把今天的喧嚣沉下去。
也很短,短到闹钟响起,他已经在门口系好鞋带。
冬天的客场连轴转,飞机落地就是大巴,冷风把球衣的边角吹得发硬。
那不勒斯先去了博洛尼亚,又奔到维罗纳的切沃,两场都没有华丽的场面,更多是耐心和消耗。
在达拉拉球场,主队收得很深,江辰被三人夹击得很紧,传球线路像被一层一层盖住。
那不勒斯靠定位球撕开一道缝,最后时刻守住了比分。
2:1
六天后,客场对切沃的夜更冷。
草皮硬,节奏慢,整支队伍像把脚步压到最低。
切沃的防守更传统,平行四后卫站位端正,两个后腰不离禁区弧顶,一副“你进来试试”的架势。
江辰把更多精力放在牵制与串联,拉开肋部空间,等队友从后排跟上。
下半场一次快速反击,他在禁区前沿接应,轻轻一扣后低射贴柱而入,这是他这两场唯一的进球,也是那不勒斯带走三分的保险。
0:1
两场客场,两场胜利。
那不勒斯把冬夜里该拿的分一分不丢。
江辰的脚下没再像前几轮那样一再收割,他的进球速度放慢了,却把比赛的节拍拉稳了。
返程的飞机在维罗纳起飞时还在除冰,机翼边缘渗着一层亮白。
大家没太多话。理疗师从过道里挨个问感觉,体能教练让每个人把计划填在手机表里。
江辰打开手机,推送一条接一条地涌出来——比分、集锦、球员评分、赛后采访。
媒体标题里已经开始有“噪音”:
“金童的脚步放慢了吗?”
“冬夜里的江辰,效率回落?”
“那不勒斯赢得不漂亮,但还在赢。”
他没有点开任何一条长文,只把手机调成静音,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外面的风把云压得很低,城市的灯像一条连续的河。
胜利并不总是热血的样子,大多数时候,它只是把正确的事情重复到最后一刻。
三线作战把每周压得很紧:联赛榜首留了一点呼吸的缝,欧冠是抬头就能看见却还要攀的高山。
意大利杯不一样,它更近,更实在,也更残酷——一晚上的成败,九十分钟里一次走神就会变成全年的遗憾。
没有主客场的漫长博弈,没有第二回合的回旋余地,只有一条通往四强的门,开或不开。
1月30日,意大利杯四分之一决赛
那不勒斯对阵拉齐奥
晚上八点,检票口的红灯一盏盏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