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一个古老的预言,骑着铁鸟的远方人将带来甘泉
长老的话,像一枚投入时间长河的石子,声音不大,却在每个人的心湖里激起了横跨三百年的涟漪。
“我们库木鲁克人,有一个流传了三百年的预言。”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风声、驼铃声、远处孩童的嬉闹声,所有声音都在瞬间被抽离,世界陷入一片巨大的、令人敬畏的沉寂。
营地里的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那些原本手持长杆、眼神锐利的部落战士,脸上的敌意和戒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取而代de之的,是一种混杂着迷茫、震惊与虔诚的复杂神情。他们看向林默的目光,不再是审视一个入侵者,而像是在端详一个从古老壁画上走下来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影子。
伊明老人站在林默身侧,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上,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着。作为部落与外界的沟通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句“预言”在族人心中的分量。那不是一个故事,那是刻在血脉里的印记,是他们在这片贫瘠沙海中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林默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着。他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气场正在以长老为中心,向整个营地弥散开来。他脑海中那片金色的剧本面板早已隐去,但那句“言灵”之语带来的回响,却依旧震得他神魂激荡。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赢得了什么。金色剧本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能提供一句必胜的台词,而在于它能撬动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预料的、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齿轮。他以为自己是在谈判,是在用神话包装现代工程,可现在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无意中念对了咒语的过客,唤醒了一个沉睡三百年的灵魂。
长老的目光从林默的脸上移开,投向了远方那片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沙海,眼神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时空,看到了三百年前的某个黄昏。
他开始用一种古老、缓慢、带着吟唱般韵律的维吾尔语,缓缓地讲述。他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从沙漠深处的岩石上拓印下来的文字,厚重而苍凉。
伊明老人下意识地开始翻译,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自己也成了那段古老历史的见证者。
“三百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是这片沙漠真正的主人。那时候,‘圣道’的两旁,开满了红色的柳树,‘狼嚎泉’的水,能喷到天上去,养活上万只羊。”
长老的声音里带着追忆,也带着痛楚。
“后来,不知道是惹怒了哪一位神灵,天上的雨水越来越少,地下的泉眼一个接一个地干涸。我们的第一位大长老,在‘圣泉’彻底枯竭的前一夜,跪在圣地,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在第四天的黎明,他听到了祖灵的声音。”
听到“祖灵”二字,周围的族人全都垂下了头,将右手放在胸前,神情肃穆。
伊明深吸了一口气,继续翻译长老的话,他的语速也慢了下来,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祖灵告诉大长老,库木鲁克人的磨难,是命中注定的考验。而解救的希望,不在沙漠里,而在遥远的、太阳升起的地方。”
“预言说:‘当黑色的铁鹰飞上天空,当东方的巨龙踏上圣道,会有一个骑着铁鸟而来的远方人,他不懂我们的语言,却能读懂大地的悲伤。他会用太阳的眼睛,为我们找回失落的甘泉,让枯萎的红柳,重新抽出带血的枝芽。’”
伊明的翻译在这里停顿了,他抬起头,用一种近乎呆滞的目光看着林默,嘴唇翕动,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整个营地,死一般的寂静。
黑色的铁鹰……东方的巨龙……骑着铁鸟的远方人……太阳的眼睛……失落的甘泉……
林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比喻,都如同严丝合缝的榫卯,精准地嵌入了这段尘封三百年的预令之中。这不是巧合,这简直就是神谕的重演。
林默站在原地,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终于明白,金色剧本触发的条件——“目标精神领域与‘天地’、‘祖灵’等宏大概念高度共鸣”,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是在创造神话,它是在“复现”神话。
这一刻,他不是什么国家干部,不是什么项目主任,他就是那个“骑着铁鸟而来的远方人”。
长老终于讲完了预言,他转回头,那双苍鹰般的眼睛重新聚焦在林默身上。此刻,那双眼睛里所有的戒备、审视、敌意,都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面对神迹时的、混杂着敬畏与探究的复杂光芒。
他看着林默,就像在看一个失散了三百年的亲人,又像在看一位带来命运启示的使者。
“铁鹰……”长老的声音不再冰冷,而是带着一丝确认般的颤音,“就是你说的那个,能向太阳借来眼睛的东西?”
林默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他知道,此刻他的一言一行,都将被赋予神话的意义。他必须将这个角色,扮演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