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79章 一份“带血”的名单,西部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

第279章 一份“带血”的名单,西部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1 / 2)

那本牛皮笔记本落到林默手中的一瞬间,他感觉到一种与纸张不相称的沉重。

牛皮封面已经被摩挲得光滑油亮,边角卷曲,透着一股陈旧的、属于时光的温度。它不像是一本笔记,更像是一块被盘了十五年的镇纸,压着无数亡魂与不甘。

林默没有立刻翻开。他能感觉到楚天雄的目光,那道目光不再是考校,也不是期许,而是一种交接。仿佛在说,图纸给了你理想的翅膀,而这本笔记,则是让你看清大地之下的万丈深渊。

“要修那条天路,得先拔掉路上的钉子。”楚天雄的声音沙哑,像是在重复一句说了无数遍的谶语,“还要提防,那些在路边等着吃人的野兽。”

林默深吸一口气,终于翻开了笔记本的第一页。

没有序言,没有标题。

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的小字。字迹瘦硬,笔锋如刀,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全力刻在纸上。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名单,这是一幅活的、流着脓血的地图。一幅关于西部数省利益集团的“清明上河图”。

最上面的一行,写着一个名字:王四海。

名字后面,没有官职,只有一个绰号——“煤皇帝”。

再往下,是一张用细线勾勒出的、蛛网般的结构图。以王四海为中心,延伸出十几条线,每一条线都连着一个名字,一个公司,或是一个官职。

“晋西省,大同煤业集团,董事长,刘建军(王四海的妻弟)。”

“晋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伟(王四海的大学同学)。”

“京城,能源部,某处处长,高明远(……)”

看到“高明远”这个名字时,林默的瞳孔微微一缩。他想起了那个在发改委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太子党”高远。原来,那条线,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从京城牵到了这片黄土之下。

在王四海这个名字的旁边,是几行触目惊心的注释。

“以‘煤炭资源整合’为名,非法吞并国有及集体煤矿三十七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预估超百亿。”

“旗下‘黑煤窑’发生透水事故,瞒报死亡人数,实际死亡矿工二十一人,上报三人。”

“长期向汾河直排洗煤废水,下游三百里,寸草不生,沿岸村庄癌症发病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十倍。”

每一个字,都像一滴凝固的血。

林默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笔记本的牛皮封面被他捏得微微变形。他继续往下翻。

第二页,是青海的“水耗子”,一个名叫马德龙的男人。他以水利工程承包商起家,通过贿赂和恐吓,垄断了青海省内几条主要河流上游的水权。他的关系网,甚至牵扯到了邻省的水利部门。

注释里写着:“截断黑河下游水源,导致数万亩胡杨林枯死,绿洲沙化。下游一个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部落,因水源断绝,被迫整体搬迁,背井离乡。”

“修建‘豆腐渣’水库,套取国家扶贫款项。水库至今未曾有效蓄水,却成了他向地方政府索要‘维护费’的提款机。”

第三页,第四页……

每一页,都是一个“土皇帝”。他们盘踞在各自的领地,以国家的名义,疯狂地吸食着这片土地的血液。有的是控制着矿产开采的“山大王”,有的是垄断着药材收购的“草头神”,还有的,是打着“民族文化保护”旗号,套取国家补贴,却把古村落改造成私人会所的“文化掮客”。

这本笔记里,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没有义愤填膺的控诉,只有冰冷的数据,清晰的关系网,和一条条用人命与环境代价写成的罪状。

这是楚天雄用十五年的孤独,在暗中为这个时代立的一份“罪己诏”,也是一份“讨贼檄文”。

林默一页一页地翻着,他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而是在一片黑暗的乱葬岗上行走。脚下踩着的,是无数人的骸骨。那股从京城带来的、关于宏大叙事的激情,正在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刺骨的寒意和一种沉甸甸的愤怒。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楚天雄会说,他当年的失败,是输给了“盐碱地”。

这片土地上最毒的盐碱,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心。

“看明白了?”楚天雄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默合上笔记本,点了点头。他没有说话,只是觉得喉咙有些发干。

“这本子上的人,每一个,都和你的方案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楚天雄走到他身边,昏黄的煤油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你要‘引水灌田’,就动了‘水耗子’的命根子;你要搞‘清洁能源’,就断了‘煤皇帝’的财路;你要搞‘数字丝路’,让信息透明,让山里的东西能直接卖到外面去,就等于砸了那些‘掮客’和‘山大王’的饭碗。”

“他们不会跟你讲道理,也不会跟你谈经济模型。他们只会用最原始的办法,让你,和你的方案,一起消失。”

楚天雄拿起那根烧了一半的木炭,走到墙边,在最顶端,画了一个圈,圈里写下两个字——京城。

然后,他从这个圈里,引出数条线,分别连接到墙上那幅西部地图里的几个省份。

“这本子上的,都只是些地方上的豺狼。真正的老虎,在京城。”他的声音压得很低,“豺狼的背后,都有老虎的影子。你动了豺狼,就等于打了老虎的脸。”

“当年,我就是只看到了豺狼,却没看清它们脖子上的链子,攥在谁的手里。”楚天雄的脸上,露出一抹自嘲的苦笑。

林默看着墙上那幅图,再看看手里的笔记本,一个庞大、复杂、几乎令人窒息的利益共同体,在他脑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他的“引水灌田”计划,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想要切除的,是一个已经与国家肌体深度绑定的巨大肿瘤。

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楚天雄盯着林默,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一股审视的意味,“是绕开他们走,还是……把他们,一个个从路上搬开?”

这是一个选择。

选择前者,方案或许能推行一部分,但必定会大打折扣,甚至最终沦为又一个不痛不痒的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