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新的征程,从省城到京城,海阔凭鱼跃
挂断韩立农的电话,林默在窗边站了许久。
窗外是省城繁华的街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这些鲜活的、流动的景象,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是他思考开发区整合方案时,脑海中最直观的数据和背景。而现在,这一切似乎正在迅速缩小,变成一幅即将远去的风景画。
京城。
这两个字在他心中轻轻叩响,带来的不是激动,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如果说江钢是一场局部遭遇战,开发区整合是一场省级战役,那么京城,就是一片广袤无垠、迷雾重重的深海。那里的水面或许平静,但水面之下,不知潜藏着多少庞然巨物。
“林主任。”
吴谦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林默转过身,看到吴谦和丁学森都站在不远处,神情复杂地看着他。
“主任,您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吴谦指了指林默那张已经清空了的办公桌。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收拾,林默来时孑然一身,走时也不过一个公文包。但发改委办公室却自发地为他准备了好几个纸箱,里面装满了各种文件资料、地方特产,甚至还有一套崭新的茶具。这些东西,林默一件都没打算带走。
“吴哥,这些东西都留给大家吧。”林默笑了笑,“我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留个念想。”
吴谦眼圈有点红,他吸了吸鼻子,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主任……不,林副主任,您这一去,可就是咱们江东飞出去的金凤凰了。以后我们想见您,是不是都得去京城,还得提前预约到明年啊?”
这句半是玩笑半是心酸的话,让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丁学森走上前来,拍了拍林默的肩膀,力道很重:“臭小子,别听他瞎咧咧。不过他说得对,你是金凤凰。但凤凰飞得再高,也别忘了自己的窝。”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塞进林默手里:“这里面有几个我在京城的老同学、老战友的电话。不一定能帮你办什么大事,但真遇上难处了,吃顿饭,聊聊天,找个人说说话,总还是可以的。别一个人硬扛。”
林默捏着那个温热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的每一个名字和电话,都是丁学森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人情和脸面。这份礼,比任何金银财宝都重。
他没有推辞,郑重地将笔记本收进口袋:“谢谢丁主任,这份情我记下了。”
“别叫主任了,叫老丁。”丁学森摆摆手,脸上是如释重负的洒脱,“快走吧,省委那边还等着呢。别让韩书记等急了。”
……
省委组织部派来的车,是一辆低调的黑色帕萨特。车子平稳地驶离发改委大院,汇入车流。
林默坐在后排,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中百感交集。
几个月前,他还是市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室里一个被人遗忘、随时可能被扫地出门的小科员。他最大的烦恼,是如何应对李鬼祟的刁难,如何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生存下去。
而现在,他要去的地方,是这个国家的心脏。他要面对的,将是完全不同量级的对手和牌局。
【情绪剧本】的出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脑中那座尘封已久的宝库。但他也清楚,钥匙只是钥匙,真正开门的,是他一次次选择“紫色剧本”和“金色剧本”时的决断与勇气。
从“你的兰花根烂了”,到“企业是国家的细胞”,再到那份“论我省经济内卷化的十大风险”的报告。每一步,都走在刀锋之上。
车子在省委大院门口停下,韩立农的秘书早已等候在那里。
“林默同志,书记在办公室等您。”秘书的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好奇,引着林默穿过庄严肃穆的走廊,来到那扇熟悉的办公室门前。
办公室里,没有开灯,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韩立农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站在窗前,背着手,凝视着窗外那片代表着江东省权力中枢的建筑群。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吧,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