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164章 我写的不是报告,是省委领导的“望远镜”

第164章 我写的不是报告,是省委领导的“望远镜”(1 / 2)

###

快捷酒店的房间里,空气沉闷。

林默坐在床沿,面前是那只敞开的铁盒,几本泛黄的账册静静躺着,像沉睡的火山,蕴藏着足以颠覆一切的能量。

韩立那张戴着金丝眼镜的脸,以及他语重心长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在林默脑中反复回放。

“不要去碰那些敏感的、界限不清的东西。”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

“年轻人,不要玩火。”

这些话,就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但浇不灭他心里的火,反而让那股火焰,在冰层之下,烧得更旺,也更冷静。

他知道,在他离开办公室后,韩立的第一个电话,一定是打给李建国的。电话的内容他甚至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放心,搞定了,一个愣头青,敲打几句就老实了。”

可李建国那种人,真的会放心吗?一个靠着侵吞和谎言爬到今天位置的人,他的世界里没有“放心”二字,只有永恒的猜忌。

韩立的警告,看似是关上了门,实际上,却也为林默指明了唯一的缝隙。

那就是韩立的“怕”。

他怕惹事,怕担责,怕李建国这张网把他缠进去。但作为一个在省委核心部门浸淫多年的老油条,他更怕的,是错失机会,是站错队。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份让他为难的真相,而是一个让他进可攻、退可守的完美台阶。

林默盯着那本记录着“八百万马克”的账页,一个大胆的、近乎于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他要做的,不是把这颗核弹直接扔到韩立的办公桌上,而是为这颗核弹,造一个精美绝伦、安全无害,甚至能让韩立当作功劳簿捧在手里的发射架。

第二天一早,林默没有去查资料,也没有回宿舍,而是直接再次走进了省委大院,来到了综合调研处的门口。

办公室的秘书看到他,眼神里充满了诧异,仿佛在说“你怎么又来了”。

“麻烦通报一下,我有些关于报告的新想法,想跟韩处长汇报。”林默的表情温和谦逊,看不出丝毫异样。

片刻后,他再次走进了那间熟悉的办公室。

韩立正戴着老花镜审阅一份文件,看到林默进来,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昨天已经把话说得那么透,这个年轻人,怎么还如此不知进退?

“小林啊,还有事?”韩立放下文件,靠在椅背上,语气里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悦。

“处长,打扰您了。”林默快步走到桌前,微微欠身,脸上带着一种经过通宵思考后的兴奋与诚恳,“我昨天回去之后,把您的话翻来覆去想了一晚上,越想越觉得您高瞻远瞩,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记马屁拍得又快又响,让韩立准备好的训斥都噎在了喉咙里。他不动声色地“嗯”了一声,示意林默继续说下去。

“我之前确实是钻了牛角尖,总想着挖什么问题,找什么教训,格局太小了。”林默的语气里充满了“自我反省”的意味,“您说得对,我们政研室是省委的智囊,我们的报告,首先必须是一架‘望远镜’!”

“望远镜?”韩立的眉毛挑了一下,这个比喻有点意思。

“对!就是望远镜!”林默仿佛找到了知音,眼睛都亮了,“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为省委领导清晰地勾勒出我省国企改革这二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全景画卷。要总结建国重工这样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可以复制推广的先进模式,为下一步的改革指明方向。这,才是我们报告的‘魂’,是我们的政治站位!”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在了韩立的心坎上。什么叫讲政治,顾大局?这就是!这个年轻人,果然是“孺子可教”,昨天那番话没白说。

韩立紧绷的脸色彻底缓和下来,端起茶杯,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你能想到这一层,说明你真正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不错,思路很对。”

“但是……”林默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求知若渴的困惑,“处长,我又想,光有望远镜,好像还不够。”

韩立刚要放到嘴边的茶杯停在了半空,他看着林默,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林默似乎没有察觉到他神情的变化,自顾自地往下说,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像是师生之间在探讨一个学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