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度:-10(警惕)】
【隐藏剧本:对‘李建国’此人,心存忌惮。】
果然。
林默的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韩立的警告,并非完全出自于维护省委的既定方针,更多的是一种自保。而那句“心存忌惮”,则透露出了更深层的信息——李建国的能量,大到连韩立这个省委核心部门的实权处长,都不愿轻易招惹。
“处长您说得对。”林默一脸受教的表情,“我之前就是思路太窄了,总想着从一些失败的案例里找教训,格局小了。听您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研究成功,比研究失败更有价值。”
韩立靠在椅背上,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审视着林默。
这个年轻人,太顺从了,顺从得让他有些不踏实。他像一团棉花,你用多大的力气打过去,他都轻飘飘地受着,然后迅速恢复原状,让你摸不透他到底有没有听进去,更看不透他内里究竟是棉絮,还是钢筋。
“你能这么想,很好。”韩立的声音冷下去了几分,“我们政策研究室,是省委的喉舌和智囊。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省里下一步政策的依据。所以,一定要讲政治,顾大局。”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如炬。
“小林,你很聪明,是我这几年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年轻人。所以,我才愿意跟你多说几句。”
“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历史的尘埃,没必要再去掸起来,弄得大家一鼻子灰。我们的任务是向前看,不是向后看。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最后这句问话,已经近乎于摊牌。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林默能感觉到,韩立的耐心正在耗尽。他如果再继续打太极,恐怕就要引来真正的雷霆之怒了。
“我明白。”林默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年轻人被点醒后的恍然与后怕,“处长,谢谢您的提点。我……我确实是有点钻牛角尖了,总想着搞个大新闻,写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是我太年轻,考虑问题不周全。您放心,我回去之后,立刻调整思路,把报告的重点,完完全全放到总结建国重工的成功经验上来。”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韩立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他最怕的,就是林默这种有才华的年轻人,恃才傲物,听不进劝,一头撞上南墙。现在看来,他还算“可教”。
“嗯,孺子可教。”韩立重新端起茶杯,语气也恢复了之前的温和,“报告要写得漂亮,但根基一定要稳。不要去碰那些敏感的、界限不清的东西。尤其是红星厂这种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遗留问题,再去翻,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干扰我们当前的工作大局。”
他终于图穷匕见,直接点出了“红星厂”三个字。
林默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恭顺:“是,是,处长说的是。我之前去红星厂那边,也只是想做个对比,看看同一个底子,为什么李建国董事长就能把它盘活,做成今天的建国重工。现在我明白了,关键还是在于‘人’。”
“你知道就好。”韩立挥了挥手,像是有些乏了,“行了,没什么事,你先回去工作吧。报告的初稿,我希望下周能看到。”
“好的处长,我一定按时完成。”
林默站起身,恭敬地朝韩立鞠了一躬,然后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在他身后,门被轻轻带上。
韩立看着那扇关上的门,眉头却再次紧锁起来。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林默的态度无懈可击,他说的话也句句在理。
也许,是自己多心了?
他摇了摇头,试图将那丝不安甩出脑海。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私人号码。
“喂,李总啊,我是老韩……对,对。你放心,那个年轻人,我已经敲打过了,他很上道,知道分寸。嗯,对,就是一个有点书呆子气的愣头青,掀不起什么风浪……好,好,那改天一起吃饭。”
……
走廊里,林默的脚步不疾不徐。
直到拐过一个弯,彻底离开了综合调研处的区域,他的嘴角,才缓缓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韩立的警告,像一块巨石,压在了他的心头。
但也像一把锤子,敲碎了李建国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铠甲,露出了里面最致命的裂缝。
韩立怕了。
一个省委政研室的处长,竟然会忌惮一个商人。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林默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走出了省委大院。他回到了那家快捷酒店,关上房门,从床底,重新拖出了那只锈迹斑斑的铁盒。
“咔哒。”
他打开了盒子,看着里面那几本承载着血与泪的账册。
韩立让他不要玩火。
可他不知道,自己从接过这个盒子开始,就已经抱着一颗核弹,站在了火山口。
现在,退路已经没了。
要么,被这火烧成灰烬。
要么,就让这火,烧出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