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小鬼当家之1978 > 第77章 坚持回国的和留下闻香甜空气的……

第77章 坚持回国的和留下闻香甜空气的……(2 / 2)

这不仅仅是商业投资,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工程。

他回复邮件,指示嘉信集团给所有参与沙漠治理的一线养护工人,额外加发半年税后基础工资作为奖励。

同时,他要求负责人于明联系国民工程机械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沙漠地形的机械化钻孔和种植设备。

此外,他也让旗下的嘉信机械设备公司立项,自主研发智能化的喷淋滴灌系统。

为了给未来的生态基地提供能源,他计划明年去大禹电池集团推动光伏板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

他心想,不知道大禹电力与国家电力公司合作研究的特高压技术进展到哪一步了,没有特高压,未来大规模光伏能源基地的电能外送将是个大问题。

不过,可以先弄一个实验性的光伏发电站,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和迭代。

处理完积压的工作邮件,窗外已是夜色深沉。

就在这时,他的卫星电话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文强二哥”。

“喂,二哥?你这时间算得挺准啊,我刚忙完。怎么,有急事?”肖镇接通电话,语气轻松。

电话那头传来文强有些沮丧的声音:“哎,弟弟啊,跟你说说话。二哥我感觉……好失败啊!”

肖镇收敛了笑意,认真道:“有事慢慢说,不急,我听着呢。”

“我给你说……”文强开始倒苦水。

原来,文强为了追随爱情,远赴哈佛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攻读硕博连读。

以他发明攻克阿兹海默症特效药的成就,其实完全够资格在哈佛医学院任教了,但他自觉学业还需精进,便拜在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莫里森教授门下。

这一年,他凭借出色的天赋和努力,在莫里森教授团队中参与研发了一款艾滋病初期戒断药物,能显着减缓HIV感染者免疫系统衰变速度达35.4%,极大延长患者生命,且副作用远小于化疗。

这项成果被认为极具诺贝尔奖潜力。研发由大夏生物科技牵头,联合罗氏医疗等五家国际药企共同投资了数亿美元,目前药物已通过FDA等欧美认证,正处于扩大临床病例收集阶段。

文强在药学领域的才华有目共睹,莫里森教授也对他赞誉有加。

在美国这一年,他各种奖金、奖学金拿到手软,加上“阿兹海默克星”带来的持续专利分红,他根本不差钱。

就是这样一个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要财力有财力的青年才俊,居然被在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的女友孙莎莎给甩了。

“我是真想不通啊!”文强在电话那头郁闷地说,“美国就这么好?值得她这样?反正我觉得,学成之后还是回国好,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的根。”

肖镇听了,语气平静地安慰道:“二哥,这种认知层次跟你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人,随她去吧。

她愿意留在那边‘呼吸香甜的空气’,就让她自由好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以你的条件,还怕找不到更好的?”

“哎……道理我都懂,就是心里莫名的有些难受,感觉付出真心被辜负了。”

肖镇能理解这种情绪,提议道:“二哥,你这是正经恋爱谈得少,经验不足。

算了,后天我来哈佛做一场学术讲座,到时候咱哥俩好好聚一聚,喝一顿,一醉解千愁,怎么样?”

“真的?那你一定要来!我等你!”文强的声音听起来振奋了一些。

“放心,一定到。”

结束了与文强的越洋长途,肖镇立刻给自己的经纪人赵文琪发了信息,让她正式确认并安排哈佛大学的学术讲座事宜,同时,他将税后讲座费提升到了80万美元一场,这符合他如今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价。

处理完这些,倦意上涌,肖镇直接躺倒在床上,沉沉睡去,连深夜时分安田明月打来的越洋电话都没能吵醒他。

第二天上午,王铁柱的商业调查部送来了一份关于文强分手事件的详细调查报告。肖镇看完后,一阵无语。

报告显示,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孙莎莎一直竭力鼓动文强毕业后留美工作,并想办法加入美国国籍。

然而,文强在与肖镇近九年的相处中,早已被潜移默化地改造成了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加之他小姑父(肖镇父亲肖正堂)是集团军军长的特殊家庭背景,他根本不可能考虑入籍美国。

双方在这个原则性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导致感情破裂。

报告还提到,孙莎莎在天才云集的普林斯顿数学系,表现只能算平庸。

除了高昂的学费、生活费,还有昂贵的教材费用。

过去这些大部分由文强承担,自从三个月前分手后,文强自然停止了经济支持。

孙莎莎如今和许多没有奖学金的留学生一样,不得不靠在中餐馆刷盘子来维持生计。

数学系或物理系的顶尖人才确实备受华尔街青睐,但以她普通的成绩和有限的能力,加上没有人脉推荐,根本无法进入金融圈做交易员或分析师,只能从事这类体力劳动。

中午,肖镇就接到了赵文琪的回复,哈佛大学方面已一切确认妥当。

下午,美国驻港领事馆的文化参赞亲自将办理好的相关手续文件送到了太平山顶的肖府,充分彰显了肖镇作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晚上简单用了晚餐后,肖镇便带着他的经纪团队和安保团队,登上了那架波音私人飞机,庞大的飞机呼啸着冲上夜空,向着美国波士顿国际机场的方向飞去。

飞机穿梭在云层之上,肖镇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思绪流转。

一边是文强这样心系家国、学成待归的学子,另一边是孙莎莎那样渴望扎根异国、甚至不惜放弃原则的人。

个人的选择固然无可厚非,但时代的洪流,终将会为不同的选择,标定不同的价值。而他自己的道路,始终清晰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