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开始,肖镇就过上了“饭来张口”的惬意日子。
外婆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辣子鸡丁、水煮鱼、外婆菜炒腊肉……充满了家乡的味道。
而肖镇,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选择了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这对历史上罕见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后作为主角。
他没有着重描写宏大的战争或者复杂的宫廷阴谋,而是将笔触深入这对最有权势夫妻的日常生活细节:一起用膳时的闲话,批阅奏折时的陪伴,教育太子时的默契,以及在面对庞大帝国政务压力下,彼此给予的微小而坚定的支持。
当然,朝堂上围绕新政的争斗、宗室与大臣们持之以恒、花样百出地请求皇帝纳妃以广皇嗣的压力,始终如同背景音般贯穿整部小说,反而更加凸显了这对夫妻在巨大压力下情比金坚的可贵。
肖镇一旦投入创作,便展现出不亚于他搞科研时的专注和高效。
他完全沉浸在明朝弘治年间的那段历史与他自己构建的情感世界里,常常在书房一坐就是一天,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文思如泉涌,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中途,9月11号,是他17岁的生日。
外婆张艳梅特意去市里最好的蛋糕店定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外公文大路则亲自下厨,用土灶慢火炖了一只耙糯喷香的蹄髈。
没有盛大的派对,只有至亲的陪伴,肖镇吃得满嘴是油,心里充满了温暖和踏实。
到了十月中旬,他的小说已经写出了惊人的85万字,故事渐入佳境。
一天傍晚,文大路看着从书房出来的外孙,忍不住问道:“幺儿,你这书……写得是好看,但是……你不去香港读书了吗?这都开学一个多月了。”
肖镇猛地一愣,拍了拍额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啊!我完全忘记开学这回事了!写小说写入迷了。”
文大路也笑了,递给他一个洗好的脆李:“你之前那本《琅琊榜》,写得就很不错,我跟你外婆都看完了。啥时候能拍成电视剧给我们看哈?”
“这个简单,”肖镇接过李子咬了一口,清脆甘甜,“我回去就安排人启动拍摄计划,保证尽快让外公外婆在电视上看到。”
“这还差不多。”文大路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带着点关切和严肃问:“听粤笙那小子说,你交了个日本女朋友?这可不行的哦!”
肖镇闻言,哭笑不得:“外公,您别听粤笙瞎说!那是好朋友。
他小孩子开黄腔的,当不得真。我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对您撒过谎?”
文大路仔细看了看外孙清澈坦荡的眼神,点了点头:“嗯,我晓得你不是那种娃儿。
那……明天外公送你回香港去读书?你这博士学位,好久能拿到?”
“顺利的话,明年6月份就能答辩毕业。”肖镇估算了一下时间,“到时候,我让妈妈的飞机来接您和外婆,一起去香港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好不好?”
“博士拿到了,这书也就念到顶了吧?”文大路有些感慨地问。
“嗯,算是最高学位了。”肖镇点点头,看着外公外婆,语气带着恳切,“后面,我可能就要花更多精力管理自己的公司和研究院了。
外公,外婆,到时候,你们跟我一起去上海住好不好?那边条件更方便些,我也能经常陪着你们。”
文大路和张艳梅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欣慰和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外孙未来的支持。
文大路重重地点头:“嗯!好!到时候外公外婆就去上海陪你!”
夜色渐深,大黄桷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约定而轻轻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