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小鬼当家之1978 > 第16章 文二哥的军训成长记

第16章 文二哥的军训成长记(2 / 2)

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他感冒咳嗽,第二天打饭时,打菜的大妈竟然递过来一盅冰糖雪梨:“医务连的小护士特意交代的,说你咳嗽,得润润肺。”

文强端着那盅还冒着热气的雪梨,在战友们羡慕的目光中落荒而逃。

………………

九月底的一个夜晚,全营在操场上举行联欢会。秋月如盘,海风轻拂,难得的放松让每个人都格外兴奋。

当主持人邀请自愿表演节目时,女生连队那边突然传来整齐的喊声:“文强!来一个!文强!来一个!”

文强猝不及防,被战友们推搡着站起来。他硬着头皮走到场地中央,清了清嗓子:“我……我唱一首《军港之夜》吧。”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他的嗓音不算出众,但在这北国的秋夜里,却格外温柔。月光洒在他认真的侧脸上,军装领口露出的一截脖颈显得格外白皙。

歌唱到一半,文强惊讶地发现,女生们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围坐到了前排。林薇双手托腮,眼睛亮晶晶的;孙晓梅轻轻打着拍子;刘倩更是大胆,一直微笑着注视着他。

一曲终了,掌声格外热烈。文强红着脸回到座位,发现口袋里不知被谁塞了一个苹果,苹果上还用刀刻了个笑脸。

………………

在那个手机是奢侈品的年代,书信成了最浪漫的传情方式。文强很快就成了全连收到信件最多的人。

有的信很含蓄:“文强同学,听说你书法很好,能否赐字一幅?”

有的很直接:“周末去服务社吗?我想买本书,你能帮我参考一下吗?”

还有的很贴心:“北方天干,记得多喝水,我托司务长给你带了润喉糖。”

最让文强感动的是,这些信里很少有无病呻吟的辞藻,更多的是真诚的关心和朴实的问候,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纯真。

同宿舍的战友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帮文强“处理”这些信件:

“这封字写得好,一看就是文化人!”

“这封还附了邮票,意思是让你回信呢!”

“文二哥,你这都要成收信专业户了!”

文强把这些信仔细收好,每晚睡前都会认真回复。他在给肖镇的信中写道:

“小镇,你说奇怪不?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现在却被这么多人喜欢。但我知道,她们喜欢的可能只是她们想象中的我。我要做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强渐渐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甜蜜的烦恼”。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手足无措,而是学会了礼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当刘倩又一次约他去服务社时,他微笑着说:“这周末连里要组织学习,恐怕去不了。你们女生去的时候注意安全。”

当收到过于热情的信件时,他会认真地回信:“感谢你的欣赏,但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以学业和训练为重。”

他的改变被教官看在眼里。一次谈心时,教官拍着他的肩膀说:“文强啊,能处理好个人感情问题,也是一个合格指挥员的必备素质。你做得很好。”

秋意渐浓,白桦林的叶子开始飘落。文强站在训练场上,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充满感慨。这些“甜蜜的暴击”,让他从一个青涩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责任、学会担当的青年。

而在每一次心跳加速、每一次面红耳赤之后,他都在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北国的秋风见证着他的蜕变,而这段特别的军训岁月,必将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

深秋的一场野外拉练,真正考验了文强的领导能力。

连队在山区行进时突遇暴雨,泥泞的山路变得寸步难行。几个女生在陡坡前畏缩不前,队伍停滞不前。

“这样下去会有人受伤!”文强当机立断,“男生在前开路,女生跟在后面,一个拉着一个!”

他在风雨中大声指挥,组织男生们手拉手组成人墙,护送女生们通过最险峻的路段。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军装早已湿透,但他的声音依然坚定:

“都跟紧!注意脚下!”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温和处处讲礼貌的小青年,而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者。

当天晚上,又一封情书悄悄塞进他的枕头下:

文强:

今天看到你在风雨中指挥若定的样子,突然觉得你很可靠……

文二哥看着手里的信纸有些哭笑不得……

………………

军训进行到第三个月时,一场意外让文强真正理解了“责任”二字的重量。

实弹投掷训练中,隔壁靶位的一个女生因为紧张,手榴弹投掷失误,落在了不远处的掩体旁。

“危险!”教官大喊。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时,文强一个箭步冲上前,捡起手榴弹奋力扔向安全区,然后迅速扑倒身边的女生。

“轰——”训练弹炸开,扬起一片尘土。

虽然事后证明那只是个训练弹,但文强沉着冷静的反应赢得了全连的敬佩。

“文副班长,好样的!”连长在总结会上特别表扬了他,“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才是军人该有的样子!”

当晚,文强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才明白,真正的男子气概不是装酷耍帅,而是在该站出来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在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勇于承担。

………………

与此同时,在重庆的肖镇也开始了他的高三生活。

虽然失去了与父亲在上海团聚的机会,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和企业管理中。

深夜,他常给文强打电话:

“二哥,我今天又拒绝了一个数学竞赛的邀请。”肖镇在电话里说,“我现在对量子场论特别感兴趣,准备明年报考清华的工程物理。”

“那你可要加油啊,小叛徒!”文强的声音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已经带着北方特有的爽朗,“等我军训结束,我来北京看一看哈,小叛徒变色龙!”

“好啊,到时候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霸!

二哥对不起嘛,我就想和我爸爸挨得近一点!”肖镇最后幽幽地说道。

“弟弟对不起啊,你想去北京读书就去哈,二哥可不想再和你呆两年了……二哥没事哈!”

文强突然想起自己小表弟月毛毛的时候自己小姑父就在军中。

他弟弟虽然从小是天才儿童,不过就跟肖镇自己调侃自己一样他从小就是“留守儿童”。

肖镇内心渴望跟自己父亲母亲呆在一起,文强这几个月军训成长也突然理解自己小镇弟弟!

挂了电话,肖镇望着窗外的夜色,嘴角带着笑意。虽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成长着。

………………

北方的冬天来得特别早。第一场雪落下时,文强已经能够熟练地整理内务、精准地射击打靶,甚至还在一次战术演练中带领小组取得了优异成绩。

站在训练场上,望着远方的海平面,文强忽然觉得这一年的军训也许不是坏事。

当第二年春天来临时,那个曾经温和腼腆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坚毅果敢的青年。

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身板也变得结实挺拔。更重要的是,性格中的优柔寡断已被果断坚决取代。

“等回去见到小镇,一定要好好谢谢他。”文强心想,“虽然这家伙给我惹了不少‘麻烦’,但确实帮了大忙。”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一箱令人哭笑不得的卫生巾开始说起。

在这个特别的1990年,文强在北方的海风中完成了自己的蜕变,而肖镇也在南方的校园里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兄弟二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