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两个传奇(1 / 2)

这顿饭吃得温馨融洽。

徐国立酒量不俗,韩匡清也不遑多让,两个男人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味,一直到席散,还在猜拳畅饮。

韩谦生年事已高,不便多饮,整场只是点到为止。

此刻,他在韩芸的搀扶下坐在客厅沙发上,叫来早已用完餐的徐浪,温和地问道:

“小浪,最近还需要去外地忙吗?会不会继续这边和港城两头跑?”

徐浪留意到,韩谦生问这话时,目光似有似无地瞥向一旁的韩芸。

而韩芸虽然一直低着头,耳朵却悄悄竖着,生怕错过他的回答。

看来,这个问题,八成是替他的孙女问的。

徐浪心领神会,笑了笑:“现在还不好说,但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再去外地了。江陵这边,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

韩谦生自然明白他口中的“事”指的是什么,但韩芸却面露困惑,忍不住抬起头望向他:“王才老师说,你以后都不来学校了,是真的吗?”

“嗯,”徐浪点头,“考虑到现在的身份,确实不适合再频繁出现在公共场合。回来之前,我已经请徐校长帮我向顾校长说明情况。不过高考我依然会参加,也还是江陵一中的学生。”

“你还打算读大学?”

“当然。”

见韩芸一脸惊讶,徐浪进一步解释道:“大学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读书、毕业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拿一份不错的薪水。”

“但对我而言,上大学更像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是必须走过的路。人生,终究没有捷径。”

“小芸,听懂了吗?”

见韩芸仍有些迷茫,韩谦生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懂一点……”韩芸语气有些涩然。

她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和徐浪之间的差距,远不止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他说话时的那种从容、那种眼界,让她忽然觉得自己像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人生阅历的差距像一道无形却巨大的鸿沟,让她不由得生出一丝自卑。

韩谦生看在眼里,心里泛起些许无奈。

他默默注视着徐浪,第一次对自己早早看好的这段感情产生了疑虑——韩芸喜欢上这样一个心思深沉、经历复杂的男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等徐国立和韩匡清离席时,已临近晚上九点。

钟晴和韩雅倩在厨房收拾碗筷,其他人则聚在客厅,品尝韩谦生亲手泡的一壶好茶。

“国立,这次来江陵工作,还顺利吗?前两天那些流言,没让你忙得焦头烂额吧?”

韩谦生扶了扶老花镜,指着手中的《江陵晚报》笑道,“没想到你能用这种方式破局,真是让那些人无话可说。”

徐国立接过报纸扫了几眼,内容和他早上说的基本一致,便顺手递给韩匡清,回应道:

“韩主席,这事我也挺意外。可能因为刚调来,有些媒体想借题发挥。”

“不过借此整顿江陵地摊乱象、推动统一管理,确实是件好事。税务方面的思路我两年前就有了,一直没机会落实,这次倒是个契机。”

“你看得开就好。”

韩谦生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转而看向韩匡清,“匡清,以后多向国立学习。他让你做什么,你就照做,他不会让你走弯路的,明白吗?”

“爸,您放心,我一直相信国立的能力。再说了,您别忘了,他可是我顶头上司,上司发话,我哪敢不听?”韩匡清半开玩笑地说。

一番话让客厅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徐国立也哭笑不得地看了看身旁年纪相仿的韩匡清。

韩谦生和徐浪都抿嘴轻笑,而原本有些紧张的韩芸,也悄悄松开了攥紧的拳头。

似乎一面对徐国立——徐浪的父亲,她总会不自觉地感到压力,就像小媳妇见公婆,既紧张又羞涩。

在徐国立看来,韩芸文静内向,若是进了徐家的门,大概率会是那种温顺体贴、安心相夫教子的类型。

这一点,她和郭晓雨非常像。

他这辈子很少看错人,唯一失算的,就是自己儿子徐浪那份长达十七年的隐忍。

有时他怀疑是不是岳父陈文太在背后指点,可细想又觉得牵强。

但无论如何,他相信自己不会再看错韩芸或郭晓雨。

都是好女孩。

可一想到郭晓雨,还有白冰,徐国立就高兴不起来。

再加上韩芸对徐浪明显有意,他只能在心底叹息,闭上眼,选择相信儿子能处理好这些情感上的纠葛。

……

江陵市湍急的运河边,河坝上立着两道身影。

负手站在前面的,是杨天赐;恭恭敬敬跟在后面的,则是他花重金请来的泰拳高手。

“老板,其实我……”

男人欲言又止。他一抬头,就见杨天赐已转过身,淡淡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