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往萨摩藩鹿儿岛城的一名姓孔的年轻教习,在夜晚返回住所的途中,被数名蒙面浪人围堵。
孔先生手无缚鸡之力,却据理力争,与浪人辩论“教化之功,胜于杀伐”。
回应他的,是武士刀冰冷的锋刃。
他被连砍十三刀,身中要害,临死前,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本《论语》。鲜血,染红了“有教无类”那四个字。
消息传回江户,整个宣讲团群情激愤。
董仲和接到报告时,正在修剪一盆君子兰。他听完下属颤抖的汇报,手没有抖,剪刀稳稳地剪下了一片枯叶。
他沉默了良久,久到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继续选择隐忍。
“备车。”董仲和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
“老师,我们去哪?去总督府吗?”
“不。”董仲和放下剪刀,慢慢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他那张清癯的脸上,所有的温和与儒雅都已褪去,只剩下冰冷的、如同万年玄冰般的肃杀。
“去驻军司令部。”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老夫今日,不讲《春秋》,讲《兵法》!”
“告诉驻军司令吴涛将军,就说老夫说的。”
“王道不行,则行霸道!”
“既然他们听不懂道理,那就让他们听一听刀剑的声音!”
“传我的命令,以宣讲团的名义,向总督府和驻军司令部提交正式公文:即日起,萨摩藩全境,列为‘教化抵抗区’!”
“凡阻挠蒙学者,杀!”
“凡攻击教习者,杀!”
“凡宣扬旧武士道,抵制大华文化者,满门抄斩,夷三族!”
“老夫要用那些顽固武士的血,来祭奠孔先生的在天之灵!要用他们的头颅,来为我大华的蒙学,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那一刻,庭院里的樱花,仿佛都被这股冲天的杀气,染上了一层血色。
董仲和,这位大儒,终于亮出了他藏在儒衫之下的,那把名为“帝国意志”的利刃。
他要让整个倭国都知道,樱花虽美,但决定它何时凋零的,不是春风,而是大华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