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上海船政总局。
与长安城里文人墨客的激辩不同,这里的主旋律,是震耳欲聋的汽锤敲击声、高炉的轰鸣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滚烫的铁水和煤焦油混合的刺鼻气味。
这里是帝国的脉搏,是支撑起李信所有雄心壮志的钢铁心脏。
船政总局总办沈明,此刻正站在一座新建成的巨大船坞前,他的眼眶深陷,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在他的身后,是同样一脸疲惫却难掩兴奋的科技部部长王希。
他们面前的,是一副已经初具雏形的巨大龙骨。这根龙骨比以往任何战舰的都要显得“纤细”一些,但所用的钢材,却是格物院最新研制出的高强度合金钢。
“老沈,你确定这个方案可行?”王希看着图纸,又看看那巨大的龙骨,眉头微皱,“排水量六千吨,却要求达到二十节的航速,还要装备六门150毫米速射炮和厚达一百毫米的装甲带。这……这简直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自从南洋大捷后,李信并没有沉浸在胜利中。一道来自长安的紧急密令,让整个船政总局和格物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皇帝的要求很明确:镇远级铁甲舰威力虽大,但造价高昂,建造周期长,不适合用于广阔海域的日常巡航和殖民地弹压。他需要一种全新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火力足够强大的“巡洋舰”,来填充大华海军的血肉。
这种新式战舰,被李信亲自命名为——“海靖级”装甲巡洋舰。
寓意,四海靖平。
沈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草熏黄的牙齿:“王大人,要是在半年前,你跟我说这个,我肯定觉得是天方夜谭。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指着船坞旁一座正在吊装的巨大机器,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看到那东西了吗?格物院最新改良的‘三胀式’蒸汽机!功率比镇远号上的翻了一倍,体积和重量却只增加了三成!还有,我们用了全新的球鼻艏设计,能有效减少航行阻力。再加上这身合金钢骨架……”
他拍了拍身边的图纸,像是在抚摸自己的孩子:“我有九成把握,能让它跑到二十节!到时候,整个大洋之上,将没有任何一艘船能追上它,也没有任何一艘同吨位的船能打得过它!”
王希看着沈明那近乎痴狂的样子,不由得苦笑。自从马钧被封侯后,整个格物院和工部的匠人们,都憋着一股劲。他们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工匠”,而是能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技术官员”。这种身份上的剧变,激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陛下有旨,”王希的神情严肃起来,“南洋舰队需要扩充。我们不仅要守住马六甲,还要向东,进入那片被西洋人称为‘澳大利亚’的未知大陆。那里,将是我大华新的疆土。所以,‘海靖级’的首批订单,是十二艘!三年内,必须全部交付!”
“十二艘!”沈明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建造一艘镇远级,几乎耗尽了江南造船厂三年的产能。现在,一口气要十二艘六千吨级的全新战舰,这已经不是挑战,而是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