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大勇、施琅等人身披绶带,从李信手中接过那枚由纯金打造、镶嵌着红蓝宝石的勋章时,这些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铁血悍将,无不眼眶湿润,激动得难以自持。
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君王的绝对信任与肯定!
紧接着,是中将与少将的授勋。
李昂,以特种运输营营长之职,开创性地运用蒸汽运输车,为北疆远征提供了生命线,破格晋升为“大华陆军中将”,授“一等后勤保障勋章”。
刘川、张猛(雪域利剑营长),因在吐蕃的出色表现,双双晋升为“大华陆军少将”。
其余在各次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将领,如费致远、陈寿等,也各有封赏。
授勋大典的高潮,是李信亲自为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举行了追授仪式。
“凡为国捐躯者,无论官职高低,皆为大华英烈!”
“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长安的英烈祠中!”
“他们的父母,由国家奉养!他们的子女,由国家抚育!他们的功绩,将与日月同辉,与江山共存!”
李信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空,充满了肃穆与悲壮。
广场上,无数人潸然泪下。
那些前来观礼的牺牲将士家属,更是泣不成声。他们从皇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最真切的尊重与最可靠的保障。
最后,李信的目光转向了文臣与工匠代表。
“国有干城,亦需良相。”
“陈敬之、王砚,总理行政,为大战提供后勤保障,功在社稷,晋‘一等文治勋章’!”
“林则,掌天下钱粮,开源节流,发行国债,为拓殖、造舰筹措巨款,功不可没,晋‘一等经济贡献勋章’!”
“王希、王二、马钧,潜心格物,炼钢造器,为我大华铸就钢铁脊梁,晋‘一等格物开创勋章’!”
……
一场授勋大典,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它不仅仅是一场论功行赏的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观重塑。
它告诉所有人,在大华,无论是提枪上马的将军,还是运筹帷幄的文臣,亦或是满身油污的工匠,只要你为这个国家做出了贡献,你就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当大典结束,漫天飞雪中,周大勇紧紧握着胸前那枚沉甸甸的勋章,走到李信身边,低声道:“陛下,南边……荷兰人和英夷,都快等不及了。”
李信望着南方,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不急。”
“朕的授勋大典,是给朋友看的,也是给敌人看的。”
“让他们再多一点耐心。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