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盛京通商。”
康熙补充了一句,这是他能保住的最后一点尊严。
“盛京是祖宗陵寝所在,绝不容外人踏足。”
“嗻。”
李德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领了旨,躬着身子,一步一步地退出了养心殿。
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康熙一人。
他伸出手,抚摸着舆图上黑龙江那片广袤的土地,手指最终无力地垂下。
窗外,夜色如墨。
……
银川,汉王行辕。
李信刚刚结束与周大勇、贺连山的远程军事会议,青蛇卫指挥使燕九便送来了一份加急密报。
密报的内容很短,正是清廷与沙俄在瑷珲谈判的结果。
“割让黑龙江以北,开放乌苏里江通航……”
李信将密报递给一旁的徐文良,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
“康熙这是断尾求生啊。”
徐文良看完密报,发出了一声感叹。
“他很清楚,现在谁才是他的心腹大患。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我们,不惜割让祖宗之地。”
“王上,沙俄得了这么大的好处,恐怕会更加得寸进尺。我们要不要向北疆增兵,以防万一?”
李信摇了摇头。
“不必。”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了宁夏北部的河套平原。
“沙俄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消化刚刚吞下的土地,同时也会警惕我们。短期内,他们不会主动南下挑衅。”
“我们的重心,依然是陕西。”
李信接通了与宁夏军团长赵猛的远程通讯。
“王上!”
“赵猛,北边的情况你收到了吗?”
“收到了,王上。清廷那些软骨头,真把地给割了!”
赵猛的语气里满是鄙夷。
“我正想向您请示,是不是该把咱们的铁甲车往前推一推,给那些罗刹人一点颜色看看!”
李信笑了笑。
“颜色自然是要给他们看的,但不是现在。”
“你听我的命令。”
“是!”
赵猛立刻挺直了腰板。
“你们的任务,是加强日常训练和边境监视。”
“我要你,每天都组织骑兵与铁甲车的协同作战演练。把动静搞得大一点,要让沙俄的探子清清楚楚地看到我们的实力。”
“同时,派出最精锐的斥候,沿着边境线,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沙俄有任何异动,我需要第一时间知道。”
赵猛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信的意图。
这叫“引而不发,威慑为上”。
不主动进攻,但要亮出肌肉,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末将明白!”
赵猛大声应道。
“王上放心,保证让那些罗刹人连睡觉都不踏实!”
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补充道。
“另外,加固所有的驿站和通讯线路,确保情报传递万无一失。”
“遵命!”
结束与赵猛的通讯,李信又转向燕九。
“还有一件事,需要青蛇卫去做。”
“王上请吩咐。”
“派人去一趟东北,联络赫哲族、鄂伦春族这些部落的首领。”
李信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告诉他们,我李信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归附我大汉,将来必定保证他们部族自治,并且永久免除赋税。”
“眼下,如果沙俄的人敢在他们的地盘上滋扰生事,他们可以自行反击。袭扰罗刹人的后方补给线,杀掉他们的官员,所有缴获都归他们自己。”
“我们汉军,会为他们提供暗中的支持。”
徐文良听着,不由得心生佩服。
王上这一手,实在是高明。
既避免了汉军直接与沙俄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又利用东北的土着部族,给沙俄制造了无穷无尽的麻烦,牵制了他们的精力。
更重要的是,这等于是在清廷和沙俄之间,又楔入了一颗钉子,将汉军的影响力,悄无声息地延伸到了白山黑水之间。
“遵命!”
燕九沉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命令一层层地传达下去。
很快,在广袤的河套平原上,宁夏军团的训练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铁甲车轰鸣着碾过草原,履带扬起漫天尘土。大批的骑兵在铁甲车的两侧护卫,时而分散成侦查队形,时而又迅速聚拢成冲锋的箭矢。
新建的边境驿站上,汉军的旗帜迎风飘扬。精锐的斥候跨上战马,如同离弦之箭,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上。
整个北疆防线,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安静,却充满了力量。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重新聚焦到了那片即将决定天下命运的土地。
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