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会议定下奇策(2 / 2)

他走到沙盘前,粗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甘肃与四川交界的一个小点上。

“我觉得,要打,就打这里!”

徐文良与燕九的视线都集中到那个点上。

碧口镇。

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镇,却是从甘肃进入四川的咽喉要道。

李铁牛继续说道。

“岳升龙在成都死守,他最大的依仗是什么?是甘肃的后援!是康熙从京师、从蒙古调来的援兵!”

“只要我们能拿下碧口镇,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粮仓,再炸毁沿途的栈道。就等于斩断了岳升龙的一条手臂!”

“甘肃的兵过不来,粮草也过不来。成都,就是一座孤城!”

“贺连山在四川的压力,立刻就能减轻大半。他可以从容地招兵买马,整顿防务。”

“这才是釜底抽薪之计!”

李铁牛的话掷地有声,帐篷里的空气都变得灼热起来。

徐文良看着沙盘上的碧口镇,若有所思。

他承认,李铁牛的方案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

但他也有顾虑。

“铁牛将军,此计虽好,但风险极大。”

“碧口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不说那里的守军,从雅安到碧口,路途遥远,山道崎岖,大军如何隐秘行进?一旦被清军发现,我军将陷入重围。”

李信一直安静地听着,直到此刻,他才缓缓开口。

“文良的‘乱敌’之策,是为长远布局,必须要做。”

“铁牛的‘断臂’之计,是解燃眉之急,也必须要做。”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敲击着。

“为什么不能一起做呢?”

帐内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他吸引。

李信站起身,走到沙盘的另一侧,手指指向了地图上更遥远的地方——山东。

“清廷以为,我们只会在西边和他们耗。那我们就偏偏在他们的心脏地带,给他们点上一把火。”

他看向燕九。

“我记得,你之前提过,山东有个叫秦承业的乡勇首领,聚众数千,打着反清的旗号?”

燕九立刻回答。

“是。此人原本是孔府护院,有些武艺,在乡间颇有威望。因不满地方官吏盘剥,拉起了一支队伍,白莲教的人也在暗中支持他。”

李信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意。

“很好。”

“立刻派最得力的人去山东,找到这个秦承业,也找到白莲教的香主。”

“告诉他们,我汉王李信,愿意支持他们。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武器,我们也可以想办法从海上给他们送过去。”

“我不要他们攻下济南府,也不要他们打到京城去。我只要他们闹起来,闹得越大越好!让清廷的山东巡抚、直隶总督,都睡不着觉!让康熙不得不从准备援川的兵力里,抽调一部分回去镇压他们!”

一番话说完,整个帅帐落针可闻。

徐文良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他明白了李信的意图。

这是一盘更大的棋。

湖广的流民,云贵的土司,山东的乡勇,再加上碧口镇的奇袭。

四管齐下,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清廷牢牢困住。

“王上英明!”

徐文良躬身一揖,心悦诚服。

李信摆了摆手,重新将视线投向碧口镇。

“至于奇袭碧口镇……”

他看向李铁牛。

“贺连山不能动,南镇军团要稳住四川的正面战场,给岳升龙足够的压力。”

“你,从骠骑军团里,挑两百名最精锐的骑兵骨干,即刻出发,南下支援贺连山。他们的任务,不是冲锋陷阵,而是作为教官,帮助贺连山把那些新招募的四川兵,尽快训练成可战之兵。”

“遵命!”

李铁牛大声应道。

“至于扩军和建立工坊的事,就交给贺连山自己去办。告诉他,钱粮不用愁,格物院的工匠,我也会派人给他送过去。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南镇军团在四川拥有自我补给的能力。”

最后,李信的目光落在了燕九身上。

“渗透湖广、云贵,联络山东,这三件事,都交给你。半个月内,我必须听到响动。”

“奇袭碧口镇的情报工作,也由你负责。我要知道碧口镇守将的姓名、兵力部署、性格特点,甚至他每天吃几顿饭。我还要镇里有没有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内应。”

“所有情报,三天之内,送到我面前。”

燕九的身影在阴影中微微一动。

“属下,领命。”

布置完一切,李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一场决定未来数月战局走向的军师会议,就此定下了基调。

清廷这头庞大的巨兽,即将迎来一场从四面八方袭来的风暴。

而风暴的中心,就在这座不起眼的黑水城帅帐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