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逗的是刘十三太爷,他学着用算盘算账,手指头戳半天,结果算出来的数比实际多了个零。他看着结果直犯愣:“咱工坊啥时候赚了这么多钱,该不是算盘算错吧?”
刘光鸿凑过去一看,憋着笑说:“您老手指头太粗,一下按弄到两位珠子。”
有天,上河庄的张猛也过来,看着工坊里忙碌的景象,红着脸说:“光鸿兄弟,能不能……让俺们庄也加入进来,反正你们刘家庄缺劳动力,我们用人力和周边土地做交换。”
赵强刚想挤兑他两句,被刘光鸿拦住。
“可以啊。”刘光鸿笑着说,“只要按规矩来,入社、学技术、分红,一样不少,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得守工坊的规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全靠武力抢夺,毕竟上面的人一直关注着。”
张猛连连点头:“一定一定,以前是俺们不对,以后跟着你们学,好好搞生产,绝不动歪心思。”
年底分红那天,工坊的院子里摆长条桌,上面堆满钱和粮票。刘光鸿拿着账本,一项项念:“赵强,修打井机十三台,分红一百五十块,粮票三十斤!”
赵强上前接过钱和粮票,他把钱塞进媳妇怀里,对着众人鞠了一躬:“多谢光鸿兄弟,多谢工坊!这钱,够我给媳妇扯块新布,给娃买两斤糖!”
村长靠着养鸡场的机器维护分到不少钱,他乐呵呵地说:“以前总觉得机器不如人,现在才知道,跟着机器干,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甜。”
外姓女婿们都分到钱,有的打算盖新房等,庄里渐渐立起几座新的砖瓦房,烟囱里冒出的蒸汽混在一起,开始有点小镇的模样。
铁道部的藤老总来看一趟,笑着说:“光鸿,你们这哪是庄,分明是个农业小镇的雏形。过几年,就能撤庄建镇,叫‘刘家镇’。”
刘光鸿望着远处的农田和工坊的厂房:“老总说笑,我想在镇上开个农机配件店,再建个加油站,以后拖拉机、卡车路过,就能加油、换零件,顺便就想留个后路,。”
“好想法!”藤老总无奈拍着他的肩膀,“需要啥支持尽管开口,铁道部全力帮你!”
庆功宴,工坊的食堂里摆十几桌年夜饭,庄里的男女老少都来。赵强带着外姓女婿们给刘光鸿敬酒,一个个喝得脸红脖子粗。
“打井机到时卖到邻县去,让他们都知道咱工坊的厉害!”
“我觉得该再添几台车床,车点精密零件,卖给汽车厂,赚大钱!”
“我想在镇上开个澡堂,让干活的工人能洗个热水澡,用沼气池的热气烧,肯定省钱!”
众人七嘴八舌地出一些主意,刘光鸿笑着让人一一记下,到时候考虑可行性。
刘十三太爷看着漫天烟火,对身边的村长说:“你说我这把年纪,还能看到刘家庄变成镇的那天不?”
“肯定能,叔爷!”村长喝口酒,“光鸿这小子,只要他想干,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