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掌声雷动,研发组长老李举着酒瓶,开始给王书记拉票:“多亏王书记领导有方,要我说,咱们这技术,在全国都数得上,比那个自大狂强多!”
宴席上的菜很丰盛,红烧肉、炸带鱼、还有瓶装的二锅头。工人们吃得满面红光,话题离不开那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照着白熊国的老款发动机拆下来复制的,连零件尺寸都没怎么改,更改的是工艺流程和外壳设计。
“听说铁道部刘光鸿,在搞发动机?”一个年轻工人凑到老李耳边,小声问,“听他们的人说,好像已经快要达到白熊国的水平,没咱们快。”
老李嘲笑着,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他们懂个啥?铁路发动机跟汽车发动机能一样?我听说他们那个刘光鸿,还想搞什么120马力,简直是痴人说梦!”
王书记端着酒杯走过来,正好听见这话,只是装作很大度:“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饭要一口一口吃。咱们一步一个脚印,先达到八成,再争取九成,总有一天能超过他们!”
酒过三巡,王书记带着几分醉意,接着有几个人提议去看看刘光鸿他们的产品,他忽然拍桌子:“走,来5个,跟我去铁道部转转,带上我们的新产品,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成果!”
铁道部发动机厂的车间里,刘光鸿正和工人们调试新的气道模型,王书记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闯进来,不过对方有正经工作单位,还和他们说是同行交流,就放行。
“刘工,忙着呢?”王书记皮笑肉不笑地说,身后的老李赶紧递上一个红本子,封面上印着“技术成果证书”。
“王书记这是……”刘光鸿放下手里的大扳手,眉头微蹙。
“给你报喜来了!”王书记把证书往试验台上一放,“我们汽车厂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达到了白熊国技术的八成水平,市里已经批了嘉奖,特地来跟刘工分享分享交流下。”
刘光鸿仔细看看,接着贴脸开大:“哟,这就是你们的样机,这玩意竟然还可以获得奖励。看着不怎么样啊,功率能到60马力吗?”
王书记的人瞬间凝固,有几个人攥紧了手,指节发白,要不是周围都是刘光鸿的人,他们差点就冲上去了。
“王书记您是在说笑吗?”刘光鸿再次拿起那个红本子,翻了两页又放下,“你们复制的是白熊国1955年的‘老黄牛’发动机吧,那款发动机在他们国家早就停产,就是因为故障率太高。”
王书记的脸瞬间涨红了:“你什么意思?什么叫复制?我们是自主研发,你看外壳都不一样!”
“自主研发,您自这发动机参数是一点没改,就改了外观和传导方式,因此才导致效率下降。”刘光鸿指指他们证书上的发动机参数。
汽车一厂研究组长老李在旁边急了:“你别血口喷人,我们就是自己画的图,绝对没有用白熊国的原图!”
“我们的发动机,功率85马力,已经达到白熊国1958年的‘喀秋莎’水平。”刘大虎突然开口,声音像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