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妈走后,刘光鸿重新坐回书桌前,却没再立刻在空间学习,毕竟现在脑子有点超负荷。
他想起钱工,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得知他提前考大学时,特意把自己在国外带回来的《大学物理》送给他,扉页上写着:“知识如渠,能引江河。望徒张翅高飞!”
钱工是三十年代的大学生,说起当年在国外留学的艰难经历,眼里总是闪着泪花,说“国家必须要工业救国,工业要强大,离不开真才实学的大学生”。
但是钱工也暗暗提醒过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现在还有不少遗留敌人潜藏,显露锋芒,是好事,也得防着敌人的暗箭。”
这句话,刘光鸿记在心里。他不想成为别人口中的“怪物”鬼才,不想被当成“特殊人才”收编,跑去吃沙子,更不想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
他想带着这个国家往前走,却不想被捆住手脚,因为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时代节点。
所以他才选择提前考试——既能证明自己,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而且他要争取一个不错的名次,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他需要的知识。
刘光鸿感叹一下,继续干活:
“系统,分配三十技能点到‘历史’上面。”
“再分配四十技能点到‘俄语’。”
面板上的数字再次跳动,刘光鸿拿起一本《俄语九百句》,流利地读了起来。
这个年代的高考对俄语要求不高,但他知道,未来的世界需要这门语言作为工具,毕竟未来几十年这是门不错外语。
时不时的狗吠,刘光鸿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走到窗前伸了个懒腰。
远处的轧钢厂工厂区还亮着几盏灯,估计是夜班工人在忙碌,像一颗颗坚守岗位的星星。
他想起刚穿越过来时,看到目前龙国的贫瘠和落后,心里那股“想做点什么”的冲动,可惜被时代束缚者。
毕竟他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不能秒天秒地,只是一个想守护家人、想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的普通人。
打工系统给了他学习的优势,他就要用得恰到好处——既不辜负这份撞大运的幸运,也不张扬到引火烧身,祸害周围人。
桌上的闹钟指向凌晨一点,刘光鸿合上高中所有书本,他有一定作息规律,从不熬夜到天明,效率比硬撑更重要。
明天一早,他还要去学校听几节系统没有收录的重点课,跟老师请教几个模棱两可的有疑问知识点。
一直内卷,连和其他同学认识的时间都没有,不过就互相通报姓名,毕竟也是条人脉。
开始进行预科模拟考,和高考一样,考三天。
刘光鸿所在高中的公告栏前就围满了人,密密麻麻的脑袋攒动着,像一群争食的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