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新军编练之事,亦不可松懈。南川新败,然狼子野心,未尝或熄。北方虽静,暗流涌动,不可不防。南疆安宁,非凭一纸和约,乃凭我手中之剑,身上之甲,与麾下敢战之兵!”
他将视野从虎啸营扩大到整个南疆防务,提醒冷锋不要因和约而放松警惕,指出潜在的威胁方向(南川反复、北方异动),再次强调军队的重要性。“剑”、“甲”、“敢战之兵”,言辞铿锵,充满力量感。
写到这里,萧凡停笔,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帝都夜空,眼神变得无比深邃锐利。他接下来的话,才是这封信最核心、最不能形诸于口的预警。
他蘸饱了墨,继续写道:
“京城之事,纷繁复杂,非比南疆直来直往。陛下圣明,然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功高易招妒,权重必遭疑。此乃常情,你亦当有所耳闻。”
他首次隐约提及京城的复杂局面,点出“功高招妒,权重遭疑”的自身困境,这是在给冷锋打预防针。
“当下虽四海稍安,然恐平静之日无多。凡在此周旋,必竭力保全,然世事难料。南疆乃我等根基所在,亦是帝国屏障。万望谨守疆土,砺兵秣马,使全军上下,时刻保持临战之态,以备不时之需。”
“平静之日无多”、“世事难料”、“不时之需”——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和预警信号。他没有明说危机来自何方(是外敌再侵?还是朝中生变?),但已足够让冷锋明白局势的严峻性。他要求南疆军队“时刻保持临战之态”,这几乎是最高的战备指令。
“虎啸营,乃我手中最利之刃,亦是我等最可信赖之依仗。其速成与否,强弱如何,至关重要!此间深意,吾弟聪慧,必能体察。”
再次强调虎啸营的关键作用,并将它的意义提升到“最可信赖之依仗”的高度,暗示在未来的风波中,这支力量可能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书信至此,言不尽意。南疆万事,托付于汝。凡在京中,遥望南天,惟愿旌旗猎猎,将士安泰。一切小心,慎之又慎!”
“镇南王手书”
“xx年x月x日 于帝都镇南王府”
写罢,萧凡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仔细折叠,装入一个普通的牛皮纸信封,并不用火漆密封(以免过于惹眼),而是以特殊的手法折叠封口,唯有冷锋才知如何无损打开。
“铁铉。”
“属下在。”铁铉如同影子般出现。
“将此信,以最快速度,最隐秘的渠道,送至南疆冷将军手中。不得经任何人之手,确保万无一失。”萧凡语气凝重。
“遵命!”铁铉双手接过信件,贴身藏好,并无多言,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萧凡独自站在书房中,良久未动。
信已送出,但他心中的沉重并未减轻。这封信,是一道指令,是一份嘱托,更是一颗投入命运洪流的石子。它能否激起所需的波澜,能否让南疆那把最锋利的剑尽快重铸完毕,尚未可知。
帝都的风,透过窗棂缝隙吹入,带着一丝寒意。萧凡知道,他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应对那即将到来的、不知从何方掀起的惊涛骇浪。而远在南疆的虎啸营,以及整个边军,将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