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楚西南一拍脑门,“原来是这么个不翻啊!”
苗侃用铲子一挑,薄饼轻轻揭起,码在盘子里。
一勺接一勺,转眼盘子堆成了小山。
楚西南瞅着那堆薄饼,有点犯嘀咕:“这饼……是不是太素了?不撒点调料吃?”
“不是吃的。”苗侃头也不抬。
“嗯?那干嘛用的?”
“你听过‘不翻汤’没?”
楚西南摇头:“没。”
“洛阳的老味道,一百多年了。”
苗侃一边说,一边拿大碗,碗底撒点虾皮、一小撮紫菜、一点白胡椒粉。
接着烧水,水一滚,先把泡软的粉丝、木耳、金针菇扔进去。
等它们刚软,再丢进豆皮和豆泡。
捞的时候也有讲究——先捞豆皮,再捞菌菇,豆泡最后,还得轻轻挤一挤水。
等所有料控干了,才往碗里码。
最后,才把粉条铺底。
锅里再下鸭血块和胡萝卜捏的小丸子,煮熟了,挨个分进碗里。
然后,每碗放两张刚出锅的不翻饼。
最后一道:一勺滚烫浓稠的猪骨汤,哗啦淋上去。
顿时,香气炸了——不是那种浓到齁人的香,是清亮亮的、带着豆香和肉香的鲜,钻进鼻子,直冲天灵盖。
“这就是不翻汤。”苗侃端起一碗,准备开吃。
早午餐嘛——比早餐晚点,比午餐早点,一天一顿,刚好填肚子。
美食街开得晚,他们起得也晚,十点才开饭。
下午忙前再吃一顿,半夜再加一顿。
苗侃这些天都睡在后厨,早午餐全跟大伙一块儿啃。
楚西南一听,立马端了碗过去。
他好奇这玩意儿——那饼,薄得透明,绿莹莹的,像绿豆做的丝绸。
一咬,软中带韧,吸饱了汤汁,豆香混着骨汤的醇厚,在嘴里化开。
不腻,不寡,还越嚼越香。
他两张饼三两口干掉,意犹未尽:“老板,能再加张饼不?”
“不能。”
“为啥?”
“汤凉了,饼泡进去就没灵魂了。”
“哦……”
楚西南叹口气,放弃加饼,转头啃起豆皮和海带。
豆泡吸满了汤,软嫩多汁;海带弹牙;粉丝滑溜溜的,一根根往嘴里钻。
整碗汤,清爽不油腻,喝完胃里暖烘烘的,脑子都清醒了。
不像胡辣汤,稠得能黏住筷子,这汤——亮堂、透彻,鲜得刚刚好。
苗侃自己最爱这口。
后厨那帮人,更是一个个吃得直拍肚皮。
帮厨老周一碗见底,抹了嘴,忍不住骂:“我滴乖乖,这汤是藏哪儿了?怎么从来没听过?”
他平时连汤都懒得喝——不顶饿!
可这碗汤,饼管饱,料实在,汤还透着鲜,根本停不下来。
一群人吃完,肚皮圆得像皮球,还围着苗侃问:“老板,明天……还做这汤不?”
苗侃刚打了个哈欠。
喝完汤,太阳晒着,春风一吹,浑身都像泡在温水里,骨头缝都松了。
他慢悠悠说:“想喝?行啊。”
反正你们刚才全程围观,看都看会了。
回头想煮,我指点两句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