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苗侃语气斩钉截铁。
楚西南脸垮得像被雨淋过的煎饼。
苗侃顺手拍拍他肩:“别光看着,轮到你们干活了,鱼还多着呢。”
楚西南:“……”
……
厨房里热火朝天腌鱼,苗侃溜到后头,给自己调了杯紫苗气泡水,咕咚灌了一口。
天色正好,晚饭高峰,美食街又排起了长龙。
他靠在门框边,手里捏着杯子,目光却飘向巷口——
有人来了,穿着那件他再熟悉不过的旧风衣,步子慢,却稳。
他忽然没再喝水了。
就那么看着,一动不动,像在等一个早就该出现,却一直没来的冬天。
这时候走进美食街的人,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我快不行了”——熬了一天,连笑都懒得挤一下。
可只要一闻到香味,立马像被电击了一样,眼睛亮了,腰板直了,连脚步都轻快了。仿佛刚瘫成一滩泥的手机,突然插上了充电器,电量嗖嗖往回飙。
吃完一顿,肚子圆了,脸也软了,走出门那股子幸福感,都能飘出三米远,跟刚晒完太阳的猫似的,懒洋洋又满足。
苗侃天天瞅着这场景,心里就热乎乎的,像揣了个小火炉。
这里不是餐厅,是充电站。别人来填肚子,顺便给他塞点暖意,他再用一勺一铲把这暖意炖成香味,递回去。一来一去,像循环的暖风,吹得这整条街都活得有滋有味。
忽然,有个眼熟的小身影蹦进视线——十二三岁,个子不高,眼睛亮得像星星。
他没看菜单,没排队,就盯着后厨的窗口,像在找什么人。
走近了,苗侃才认出来:胡景元,胡滟雯奶奶的孙子。
老太太走都快半个月了,这孩子咋样了?
还没等苗侃开口,胡景元一抬头,咧嘴一笑,像放了个小烟花,撒腿就冲过来。
“苗神!好久不见!我来看你啦!”
苗侃一愣——这小子,脸上的阴霾居然全散了?
“最近还好不?”
“可好啦!”胡景元一把把手里两个红丝绒礼盒塞到苗侃怀里,“给你的。”
苗侃一看,好家伙,两瓶红酒,盒子精致得能当摆件。
“这太贵重了,真不用。”
“不是买的!”胡景元嘿嘿一笑,“我自己酿的。”
苗侃一怔:“你会酿酒?”
“嗯!”他点头,“奶奶走后,酒庄留给我了。打小我就在那儿晃悠,看人摘葡萄、踩葡萄、压汁、封坛……我就学着捣鼓。这两瓶,是我十岁那年偷偷埋的,今儿刚开,特地拿来给你尝。”
苗侃愣了半天,最后伸手接了:“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牛啊!我十岁还在泥坑里滚着找青蛙呢。”
胡景元不好意思地挠头:“其实也差不多,不过是拿葡萄当泥巴玩罢了。”
“哈哈,你这话,比米其林厨师的讲义还接地气。”
苗侃顺口问:“吃晚饭没?”
“还没!专程来吃你的,顺便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