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正宗清远麻鸡(2 / 2)

回家第一件事——记笔记,改菜单,把擂茶的魂,揉进水云涧的菜里。

午后阳光暖得人犯困,苗侃晒了会儿,回屋一头栽倒,睡到日头偏西。

醒来一查系统,光顾点数——满了。

新店,可以开了。

但他没急。

粤味小店还没玩透,菜式还得再打磨。

员工早就到岗,他一走进厨房,后勤立马凑过来:

“老板,您要的清远鸡,到货了!”

苗侃眼睛一亮。

清远鸡,十大名鸡之首,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效率不错。”他笑,“今晚给你加鸡腿。”

后勤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谢谢老板!这鸡您要不要亲眼瞧瞧?”

“必须看啊。”苗侃点头,“得认准了,别被坑了。”

现在外面多少人拿圈养鸡冒充清远鸡?先关在笼子里喂饲料,养个两三个月,再丢到清远山脚下晃两天,就敢标榜“正宗清远麻鸡”,价钱翻着倍地往上抬。

那种鸡,肉柴得像老鞋底,汤都炖不出味儿来。

真正宗的清远鸡,那长相就俩字——特别。

第一,身子是楔形的,前胸紧凑,屁股圆滚滚,像个小肉球;

第二,脑袋小,腿细,像穿着高跟鞋的模特;

第三,一身麻花羽毛,黄麻、棕麻、褐麻,颜色杂得有韵味。

最关键的是——得在山里撒欢儿长大,最少得养满五个多月。天天吃野草、虫子、蚯蚓、小鱼小虾,翅膀扑腾得跟飞鸟似的,腿脚筋骨全练出来了。

这种鸡,皮薄得能透光,一咬就脆,肉滑得像豆腐,还带着韧劲,煮汤那叫一个鲜,鲜得能把舌头鲜掉。

饲料鸡养九十多天就宰,哪比得了?

苗侃仔仔细细瞅了一圈,越看越舒心:“成色没得说,哪儿进的?”

后勤一拍大腿:“直接从清远生态农场订的,国家认证的原种场!老牌子了!”

苗侃一愣:“他们家不是早就排不上货了吗?”

“是啊!”后勤笑得更欢,“我刚打电话过去,还怕人家没货,结果一听是我们美食街,二话不说,当天就装车送过来了。”

苗侃挑了挑眉:“嚯,咱们名声现在这么响了?”

“可不嘛!”后勤叹气,“以前买个香菇都得求爹告娘,现在人家主动上门送菜,咱还挑三拣四?”

苗侃顺手拎起两只鸡,掂了掂,每只都稳稳两斤多,肉紧实,没一点肥油——白灼鸡的最佳搭档。

白灼鸡,也叫白切鸡,听着简单,其实藏着真功夫。

有人以为烧开一锅水扔鸡下去煮熟就行?那叫煮鸡,不是白灼。

要做出皮脆、肉滑、带弹性、咬一口还弹牙的白灼鸡,步骤少一步都不行。

苗侃先下葱段、倒点料酒,把水烧滚。

水一开,火转中,他拎着鸡爪,把整鸡往下浸——五秒!捞上来!再浸!再捞!一共三回。

这叫“三上三下”,让鸡皮受热定型,肉不老。

接着直接扔进冰水里,凉透。

冰水能锁住鸡皮,煮的时候才不会裂口。

冰完,重新下锅,盖上盖子,中火煮七分半钟。

然后,关火!别开盖!闷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