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客怎么像瘾君子一样争先恐后地排队?
难道他的东西真的这么好吃?
还是找了很多人来假扮顾客?
毕竟那个摊主太年轻了,说他厨艺高超,实在难以相信。
厨艺这东西可不能取巧,必须靠日复一日的努力,一点点积累。
在中国美食界,哪个名厨不都是四十岁以上才成名的吗?
没听说过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达到这种水平,大多数都还只是学徒。
老冯当年二十多岁时炒的粉自己都不愿意吃。
所以他确信,即使苗记生意再好,也不全是因为摊主炒的粉好吃。
想了片刻后,老冯决定专心炒粉,不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
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需要极度专注,这是成功的秘诀。
老冯炒粉已经二十八年了,在一家小店里从不换地方。
店里没有供客人坐下的桌子,只能外卖。
老冯的炒粉很便宜,从来不会随意涨价。
只有食材成本上涨时,他才会调整价格。
他对其他事都漠不关心,唯独对炒粉非常有热情。
正因为如此,老冯的炒粉技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本地人提起莲花区的锅子街,没有人不知道老冯炒粉的。
很快,有人认出了他。
“咦?是老冯,我们金凤小区楼下的老冯炒粉!”
“老冯炒粉很有名吗?”
“在陇上可能没什么名气,但在锅子街和怀民路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
“老冯炒粉不一定出名,但绝对好吃!”
“这家炒粉如果宣传得好可以大火,但他老人家脾气古怪,从不接受采访,有一次顾客用手机拍视频传抖音帮他宣传,结果被他用扫帚柄赶了出来,哈哈!”
“好酒不怕巷子深,老冯炒粉虽然只在附近有名,但确实美味,我上高中那会儿走读,好几个同学天天让我带,每次书包重十几斤,全是炒粉!”
“老冯师傅炒了大半辈子粉,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能把一件事做得这么好,确实牛!他的炒粉真是百吃不厌,我连着几个月早饭都吃他的炒粉!”
“我没吃过老冯师傅的炒粉,不知道跟苗老板的比怎么样?”
“苗老板的炒粉也很好吃啊!我觉得已经是顶点了!”
“我刚来,还没尝过苗记,但我觉得他不可能超过老冯师傅,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嘛。”
一时之间,关于老冯与苗记的讨论在食客之间传开。
大多数人不仅是美食爱好者,还爱凑热闹。
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吃瓜,为美食节增添了更多乐趣。
很快,老冯炒粉和苗记小吃两家摊位前的人越来越多。
苗记小吃摊右边两位,做水晶虾饺的包祥春和主营川菜的韩师傅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原以为苗记的最大对手只有自己,没想到竟然出现了其他竞争对手。
他们都感到好奇,这个年轻的苗记摊主难道不是专精某一项,而是一个多面手?
这么年轻?
难道样样通、样样松?
明面上虽不是正式比赛,但两家并排摊位同时制作炒粉,颇有打擂台的味道。
苗侃也察觉到一丝端倪,昨天左边的摊位明明是卖串串的,今天突然变成了卖炒粉的。
美食节里的摊位租金是一次付清的,中途退出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突然换了一个卖炒粉的摊位,难道是冲着苗记来的?
而右边两家,一家水晶虾饺,一家川菜,也是针对自己吗?
挺有意思的。
对于这种“针对”,苗侃反而很开心。
因为每次收摊总有大量顾客抱怨买不到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