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 > 第443章 高原有寺庙,寺庙中有活佛

第443章 高原有寺庙,寺庙中有活佛(2 / 2)

活佛点点头,对身边的小喇嘛吩咐了几句。没过多久,草原上的牧民们就陆续赶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 —— 有的扛着新的经幡桩,有的提着装着地脉石碎末的袋子,还有的抱着捆扎经幡的绳子。扎西大叔走在最前面,手里举着之前从帐篷里找出的旧经幡:“活佛说了,神山的气要靠大家一起顺,就像牛羊要靠大家一起放。”

我们分成了三组:周玄带着几个年轻牧民,用玄鸟杖定位正确的经幡桩位置,确保每根桩子都对准地脉节点;苏清月教大家用测气仪检测气流动向,把 “数值低于五十要调整” 的口诀改成了藏语版;我和活佛、小木则去寺后的神树那里,探查气眼的情况。

神树的树干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枝叶却稀稀拉拉的,地上落满了新鲜的黄叶。灵虫们的绿光顺着树根往下钻,在地面上画出一个圆形的轮廓 —— 那是气眼的范围,大约有井口那么大。桃树枝的算珠疯狂跳动,光点直指树根旁的一块巨石,石头上刻着六字真言,表面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淤泥。

“这石头是百年前压在气眼上的‘镇脉石’。” 活佛蹲下来,用袖子擦去石头上的淤泥,“雪灾时的洪水把淤泥冲过来,盖住了石头上的经文,也堵住了气眼的出口。地脉气从雪山下来,到这里就被挡住了,只能往冻土深处钻,久而久之,冻土就被泡软了。”

小木突然指着石头旁的缝隙:“灵虫说里面有气在跑!”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淡淡的白气从缝隙里冒出来,碰到灵虫的绿光就散开了。我把桃树枝插进缝隙,顶端的光点突然变得明亮,布囊里的铜算盘也 “噼里啪啦” 响了起来 —— 算珠显示,气眼的堵塞程度已经超过七成,再拖下去,不仅草场会继续退化,连雪山融水的源头都可能受到影响。

“需要把镇脉石旁边的淤泥清理干净,再用经幡的纤维混合地脉石碎末,填进缝隙里。” 我对活佛说,“经幡的纤维能引导气的流向,地脉石碎末能加固气眼,就像给水管的接口缠上生料带。”

活佛让人拿来寺里珍藏的老经幡,那些经幡已经有些褪色,却带着百年的地气。牧民们小心翼翼地将经幡撕成细条,与地脉石碎末混合在一起,再一点点填进气眼周围的缝隙。灵虫们的绿光落在混合物上,让那些细条和碎末紧紧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层透气又牢固的 “滤网”。

当最后一道缝隙被填满时,神树突然轻轻晃动了一下,枝头竟冒出了几片嫩绿的新叶。灵虫们的绿光一下子涌了起来,在树冠上盘旋成一个绿色的光环,与远处经幡的颜色相映成趣。测气仪的屏幕上,地脉气的数值开始稳步上升,波动也变得平缓 —— 就像一个憋了很久的人,终于顺畅地呼吸了。

回到大殿时,酥油灯的火焰都变得稳定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忽明忽暗。活佛端来一碗酥油茶,递到我手里:“这茶里加了神树的嫩叶,能顺气。” 茶的香气混着草木的清新,喝下去后,胸口的闷胀感瞬间消失了 —— 那是高原稀薄空气带来的不适,此刻竟被这碗茶和顺畅的地脉气化解了。

扎西大叔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陈先生,经幡桩都调整好了!测气仪显示数值都正常了,而且…… 你们看窗外!”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草原上的风突然变得温柔起来,经幡顺着地脉气的方向轻轻飘动,发出 “哗啦哗啦” 的声响。远处的雪山脚下,一道细小的溪流正顺着地脉的走向往下流,溪水泛着淡淡的光,像是神山睁开的眼睛。牧民们站在草原上,望着溪流和经幡,脸上满是释然的笑容 —— 就像清溪村的村民们看到井水变清时那样。

活佛走到神龛前,拿起一幅新的唐卡,上面画的不仅有念青唐古拉山神,还有草原、牛羊和正在调整经幡桩的牧民。“以前的唐卡只画神山,现在我明白了,神山的呼吸要靠所有人一起守护。” 他把唐卡递给我,“这幅画送给你们,就像清溪村的红薯干,是我们的心意。”

我接过唐卡,感觉手里沉甸甸的 —— 那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份信任,一份跨越了信仰与认知的理解。布囊里的桃树枝轻轻颤动,与唐卡上的神山脉络呼应,算珠的 “嗒嗒” 声像是在说:这里的守护,才刚刚开始。

夕阳西下时,我们准备回帐篷休整,明天还要和牧民们一起监测地脉气的变化,教他们如何维护经幡桩和气眼。活佛送我们到寺门口,手里转着法轮:“夜里如果听到经幡的声响变大,不要惊讶,那是神山在感谢你们。”

车子驶在草原上,灵虫们的绿光从笼里飞出来,与经幡的光、雪山的光融在一起,像一条温柔的丝带。我望着窗外的神树和经幡,突然明白,无论是山村的 “顺气井”,还是高原的经幡桩,本质都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 清溪村的村民用锄头护苗,高原的牧民用经幡顺气,形式不同,初心却一样:守护脚下的土地,让生命好好延续。

周玄突然指着平板上的地脉气曲线:“你看,现在的曲线和唐卡上的神山脉络一模一样。” 苏清月笑着点头:“这就是‘顺势而为’吧,我们没有改变地脉的走向,只是帮它找回了原本的节奏。”

小木抱着灵虫笼,趴在车窗上睡着了,灵虫们的绿光轻轻落在他的脸上,像是在守护这个懂气的孩子。布囊里的唐卡、桃树枝、地脉石碎末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和谐的夜晚伴奏。

夜色渐深,经幡的声响果然变大了,顺着地脉气的流向,传遍了整个草原。我知道,神山的呼吸顺了,草原的希望也回来了。而我们的脚步,还会继续往前走 —— 下一站或许还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带着这份 “顺势共生” 的初心,带着不同土地上人们的信任与温暖,就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守护不了的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