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 > 第348章 入古墓,见大量陪葬品

第348章 入古墓,见大量陪葬品(2 / 2)

“不是陪葬,是传灯。” 我突然明白,护脉侯将这些器物留在墓中,从不是为了死后享用,而是为了给后世护脉者留下 “钥匙”—— 打开地脉奥秘的钥匙,传承护脉使命的钥匙。那些竹简是 “地脉的记忆”,那些法器是 “护脉的方法”,这四脉琮,则是 “连通的心愿”。

小木抱着灵虫笼站在四脉琮前,灵虫们的绿光与琮心的光团交织,像在为千年前的心愿注入新的生机。“护脉侯好伟大啊,他想让所有地脉都好好的。” 小木的声音很轻,却在静谧的墓甬中格外清晰,“我们一定要完成他的心愿,让四地地脉相通,不让邪术师破坏。”

周玄将玄鸟杖与青铜脉引杖并放在一起,两杖的蓝光相互缠绕,像是跨越千年的对话。“这些器物不是‘宝’,是‘责’。” 他的声音带着郑重,“护脉侯把他的毕生所学都留在了这里,我们拿的不是陪葬品,是他交托的护脉薪火。”

苏清月小心翼翼地将《燕地脉考》竹简卷好,重新用护脉结捆上:“这些竹简上还记着燕地地脉与北荒脉魂池的关联,说寒脉晶能‘冻邪脉,通正流’,对破北荒寒脉阵有大用。我们把这些有用的器物带上,其他的留在墓中,让它们继续守护燕地的地脉记忆。”

我们挑选了几件关键的器物:记载四地脉连之法的竹简、能引动寒脉气的青铜杖、嵌着寒脉晶雏形的四脉琮,还有几锭掺了寒脉晶的脉墨 —— 剩下的器物仍整齐陈列在樟木架上,素布重新裹好,像我们从未打扰过。离开墓甬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脉光石的淡青光洒在器物上,像千年前的护脉侯,正用温柔的目光目送我们,将护脉的薪火传向远方。

【第三幕:辞墓携薪承古愿,地脉同心向荒途】

走出古墓时,燕丘的阳光正好穿透云层,洒在青石板上,将墓门的 “三脉锁” 映照得格外清晰。老汉将铜钥匙重新挂在墓门旁的石壁上,钥匙柄上的 “护脉” 二字在阳光下泛着光,像在与墓中的器物遥遥呼应。

“护脉侯的愿,就交给你们了。” 老汉的声音带着哽咽,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装着燕地的 “寒脉籽”,“这籽种在北荒的寒脉阵旁,能引燕地的地脉气,帮你们压制邪脉。”

村民们在燕丘下等着,看到我们手里的竹简和青铜杖,都围了过来 —— 不是好奇陪葬品的价值,而是想听护脉侯的故事,想知道这些古器物能如何守护地脉。年轻的后生们更是围着周玄,想学习青铜杖引动脉气的方法,说以后也要像护脉侯一样,守护燕地的地脉。

“我们该走了。” 我将四脉琮小心地放进怀里,与四脉珠放在一起,琮心的光团与珠光交织,像颗小小的四地地脉心,“燕地的地脉,就拜托大家守护了。等我们破了北荒的阵,一定回来,把四脉连通的好消息告诉护脉侯,告诉所有燕地人。”

村民们一直送到断脉岭,手里捧着寒脉草和护脉饼,还有孩子们画的 “四脉通” 图画 —— 画里江南的竹、楚地的水、蜀地的山、燕地的丘连在一起,中间站着小小的护脉者,像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站在断脉岭上,回望燕丘古墓的方向,青铜杖的寒意与怀里的四脉珠相互呼应。我突然想起墓中竹简上的一句话:“护脉非为私,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千年前的护脉侯如是,今日的我们亦如是。

“走吧,去北荒。” 我握紧青铜杖,杖头的寒脉晶碎片亮起微光,与四脉珠的光交织,照亮了通往北荒的路,“带着千年前的古愿,带着四地的地脉薪火,我们一定能破阵,让天下地脉相通,让生灵安乐。”

骆驼的蹄子踏在通往北荒的土地上,身后是渐渐远去的燕地,前方是决战的战场。怀里的古器物与新得的四脉珠,像跨越千年的护脉者,手牵手站在一起,将地脉的薪火代代相传。而我们,不过是这薪火中的一捧,承古脉,启新程,直到天下清明,地脉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