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需要冒险,需要把所有资源押在最可能通向未来的方向。”
“你们已经有了我们,有了你自己。”
他指了指张勤。
“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研究我们自己都准备淘汰的技术?”
“你们需要的是超越,不是复制。”
索恩的话,让王承德和罗主任陷入沉默。
张勤也沉默了片刻。
她站起来。
“我同意。”
所有人都看向她。
“从今天起,没有A组和b组。只有一个‘追光专项小组’。”
她看着索恩,发出邀请。
“我希望,您能和我一起,担任小组的联合总工程师。”
索恩愣住,随即笑了。
他看向自己的团队,那几个人纷纷点头。
“很荣幸。”索恩伸出手。
张勤握住。
“那么,”索恩坐回去,从口袋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在桌上摊开,“既然是一个团队了,我们来谈谈工作制度。”
他把纸推到张勤面前。
“这是我草拟的作息表。”
张勤拿起。
工作时间:上午九点至十二点,下午两点至五点。
每日有效工时:六小时。
周末双休,法定节假日休假。
工作满一个月,享受十五天带薪学术交流假。
张勤看完,没说话,把纸递给王承德。
王承德扶着老花镜,只看了一眼,手开始抖。
“博士!您开什么玩笑?这里是研究所!不是度假村!”
“我当然知道。”索恩摊手,“但我的团队,平均年龄五十八。王教授,我们是来研究,不是来拼命。”
“再说,”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创造力在放松中诞生,不是在疲劳里压榨。你们一天工作十二小时的模式,反科学。”
王承德气得说不出话,憋出几个字:“你……你这是胡来!”
张勤把那张纸从王承德手里抽回来,叠好,放进口袋。
“王教授,我们单独聊聊。”
她拉着还在发火的王承德走出会议室。
走廊尽头。
“胡闹!简直是胡闹!”王承德压着嗓子吼,“传出去,我们641所成养老院了?”
“王教授。”张勤很冷静,“他们是国宝,不是牛马。您见过拉着熊猫耕地的吗?”
王承德被噎住。
“那也不能一个月休半个月!项目还搞不搞了?”
“所以要谈。”张勤说,“您消气,我去。”
张勤回到会议室。
“索恩博士,您的提议,我们原则上同意劳逸结合。”
她重新坐下。
“但细节要调整。”
“工作两个月,休假半个月。假期分批,保证实验室随时有人。”
“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我可以申请,给你们额外增加一个月假期。”
“至于六小时工作制和周末双休,没问题。”
索恩和他的团队低声商量了几句。
他很爽快地点头:“可以,就按你说的办。”
当晚,一份全新的《641研究所“追光专项小组”作息管理规定(试行)》下发到了每个人手中。
文件被贴在实验楼最显眼的公告栏上,整个研究所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