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没说话,只是盯着台上的画作,神瞳护目镜的蓝光在他眼底微微跳动。
轮到陈凡时,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浅灰色的西装。
他的步伐比皮埃尔慢半拍,却带着一种沉稳的节奏感。
“我判断,这幅画是赝品。”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皮埃尔挑了挑眉,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陈凡戴上神瞳护目镜,缓缓凑近画作。
他的鼻尖几乎碰到画布,神瞳的蓝光扫过每一笔触:“大家请看这里……”
他用激光笔指向向日葵的花瓣边缘:
“梵高画花瓣时,会用画笔蘸少量颜料,快速扫过画布,所以笔触会有细微的‘颤抖’,像人在呼吸;
“但这幅画的笔触太‘标准’了,每一笔都像用尺子量过,没有那种‘人性的温度’。”
台下有人窃窃私语:“什么是‘笔触的温度’?”
陈凡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其次,我用神瞳分析了颜料的成分。这幅画的黄色颜料含有钛白粉,钛白粉是1920年才发明的,而梵高死于1890年;
“更关键的是,颜料里的矿物颗粒是机器研磨的,颗粒大小均匀,没有手工研磨的‘颗粒感’。”
他摘下护目镜,直视着评委席:
“梵高的画从来不是‘完美的’,他的笔触里有痛苦、有挣扎、有对生活的热爱;
“但这幅画,太‘完美’了,完美得像机器复制出来的。”
评委们立刻行动起来。
荷兰籍评委拿出便携式光谱仪,对着画作的颜料层扫描;
日本的女评委用显微镜观察笔触的微观结构;
法国的老教授则翻出梵高书信集,核对《向日葵》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