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赶忙点头:“学生一日三次诵读经书,不敢懈怠!”
“好,进去吧,我有事情跟你说!”
“老师请!”
李立赶紧站在旁边。
不过,黎元走到他跟前,就停下了脚步。
李立明白老师的用意,毕竟他现在是皇帝,怎么着也要走在最前面。
虽然黎元是他的老师,但君臣之名,大于师生之名,而黎元又对这些名分非常看重,认为名分是礼制最重要的,不可乱了。
来到宣室殿,李立先让黎元坐下,他自己才坐了下来。
“老师,一路劳累辛苦了,不知老师现在身体如何了?”李立恭敬道。
他也知道,黎元的身体每况日下,为此也日夜发愁。
因为一旦老师倒下了,他一个人,不知能不能撑得起整个大汉。
黎元摆了摆手:“没什么,这把老骨头还能扛得住,而且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给你的那封信,你可看到了?”
“看到了,上午刚刚看到。”李立回答。
黎元皱了皱眉:“上午才看?信件是什么时候到的?”
听到这话,李立马上流下冷汗,有些紧张:“昨天,昨天晚上……”
“哼,老夫寄给你的信件,昨夜就到了,你今天才看?”黎元表示出非常不满。
“这个……老师,你也知道,最近兖州灾情严重,学生实在腾不出时间啊。”李立觉得有苦难言。
兖州灾情已经好几年了,都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勃水决堤,蔓延了几百里,毁坏的房屋不计其数,损失难以估计。
黎元自然也知道,这个皇上的难处,不过表面还是冷哼一声:“哼,那说明你处理政务还是太慢了!如果你快点处理,肯定有多余时间!”
“学生愚钝!”李立深深低下头去。
黎元也不想跟他计较这个了,问道:“罢了,言归正传,那信的内容,你觉得如何?”
李立道:“老师,信里的内容,学生已经看完了,学生觉得,无论是侈靡政策,还是推恩令,需要实施起来,都必须要面临很大风险。”
侈靡政策,那可是公然支持享受,支持人们去铺张浪费,这与现在大汉所推崇的简朴作风,大相径庭。
一旦实施起来,估计朝廷那些大臣,都会跳出来反对,认为这个政策不是推崇节俭的本意。
而推恩令更不用说了,直接把所有诸侯都得罪死了。
“自然如此,圣人有言,大道难行。”黎元缓缓开口:“可是,该实行的,必须实行,不然只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现在如果实行推恩令,肯定得罪诸侯。
以后实施了,同样会得罪诸侯。
而诸侯只会一天比一天强,不会一天比一天弱。
与其在他们强了以后再实施,不如在他们弱的时候实施起来。
“学生明白,学生定会好好考虑这件事!”
黎元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
突然,李立想起什么,问道:“对了,老师,学生有一事不明。”
“哦?什么事?”黎元看向他,仿佛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
李立道:“老师信中所说颖川陆子,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