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老师给自己寄来的信封,当今皇上李立皱着眉头。
“《论侈靡政策及推恩令之实施》……”
李立看着书信的内容,一点点往下看。
本来,他脸色平静如水,可是越往下看,他的脸色越凝重,最后竟布满震惊!
这封书信,无论是侈靡政策,还是推恩令,都异常大胆!
身为当今皇帝,他自然知道,如今大汉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无论是诸侯王领土太大,威胁到了皇室,还是贫富差距太大,导致很多有钱人,已经不能为朝廷所用。
而这两个计策,完美解决了现在大汉的两大困境。
“这个颖川陆子,好像老师不是第一次提到他了!”
记得上次,李元寄来的诗词,上面署名就是颖川陆子。
当时,他还被那两首诗词惊艳许久,当即就命令人,把那两首诗词公之于众了。
没想到,这个颖川陆子,不仅作得一手好诗词,对治国方面,也如此有天赋!
只是,他也知道,无论是侈靡政策,还是推恩令,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开始实施的。
这两个政策,都足够在大汉造成不小动荡,除非有很大魄力,不然哪怕是身为一国之君,也无法实施!
“这个颖川陆子,到底是何人?如果他真的这么有才华,朕一定要让他在朝廷里任职!”
李立默默想着。
李立问道:“老师回来了吗?”
他旁边一名宦官赶忙恭敬道:“回皇上,太傅前天已经启程,按照时间推断,预计今天下午,方能抵达长安。”
李立点了点头,不过随后,他又话锋一转:“但是,老师这几次在信封中,提到的这个颖川陆子,都是化名,以老师的眼光,如果知道这人有才能,定会将他推荐于我……”
可是,老师却迟迟没有推荐给自己,甚至没有把此人的真名告诉自己。
这很可能,是那个人,不想暴露身份。
李立这么想着,时间很快来到了下午。
李立刚午休完,正在后花园遛弯,思考国家政策。
突然,那个宦官跑过来,告诉他黎元回来了。
李立大喜过望:“真的?!太好了,朕马上过去!”
他急切的就要回去,只是下一秒,他顿时愣住了,看了眼自己身上的布衣,摸了摸头顶的发簪。
“不,不行,我不能就这样去见老师,来人,给我准备衣裳…”
他虽然是当今皇上,可是因为每次穿龙袍,带冠冕太麻烦了,所以很不喜欢,好多次都是只穿着一件布衣,前去接待大臣。
黎元就对此非常恼怒,批评他不注重圣威。
虽然李立还是没能改掉这个坏习惯,但也不敢就这样,直接去见老师。
不然免不了又要被教训一顿。
等到李立穿上龙袍,带上冠冕后,李立已经在殿外等候了。
李立赶紧托起龙袍,走下台阶,诚惶诚恐:“老师,学生来晚了,让老师等候多时!”
面对黎元,他再也没了皇帝的气势,反而像是一个小孩对待长辈一样。
而黎元,也没有了在陆京身边那种随意,变得严肃无比。
“皇上,最近可温习经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