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号”传来的紧急情报,如同又一记重锤,敲在“初火之地”所有决策者的心头。一个正在与“织网者”交战、可能存在前代幸存者、却又被标记为“陷阱”的宇宙,其价值与风险都难以估量。
林凡立于“可能性之洋”中心,意识中仿佛悬着两架无比沉重的天平。一架承载着寻找“钥匙”、打破循环的终极希望,指向三个模糊的古老坐标;另一架则维系着“探路者号”上同伴的安危,以及一个可能存在的、宝贵的抗争盟友。
资源有限,时间更是奢侈品。他无法同时兼顾。
沉默良久,他眼中规则流光一定,做出了决断。
“分兵。”
命令简洁而清晰。
“由我主导,带领一支精干小队,乘坐‘逐光者号’上修复的短程穿梭艇,前往星图标注的‘源初之点’坐标。这是最可能直接关联‘摇篮’与‘钥匙’的地点,必须优先探查。”
“同时,‘基石之城’及所有剩余力量,由苏晚晴、陈浩及诸位先驱统筹,全力尝试与‘探路者号’建立更稳定的通讯,并做好远程支援准备。在未明确‘陷阱’真相前,‘探路者号’不得擅自进入规则迷障,以监视和情报收集为主。”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林凡亲自前往未知的“源初之点”,风险极高;而“探路者号”那边则可能错失救援或结盟的最佳时机。但这是目前形势下,唯一能同时推进两条关键线索的方案。
没有时间犹豫。林凡亲自挑选了队员:精通能量操控与规则稳定的前代工程师凯、对古老符号和遗迹有深入研究的历史学家墨菲,以及一队由陈浩麾下最精锐战士组成的护卫。他们登上了那艘从“逐光者号”残骸中修复的、仅能容纳数十人的小型穿梭艇——“星尘号”。
没有盛大的送行,在无数规则遗民复杂的目光注视下,“星尘号”引擎点亮,化作一道微光,驶离了“可能性之洋”,依据那古老的星图残片,向着被称为“源初之点”的坐标,开始了充满未知的航行。
***
与此同时,远在规则迷障之外的“探路者号”,严格执行着林凡的命令。他们如同黑暗中的潜行者,围绕着那片变幻莫测的迷障外围巡弋,传感器全开,试图解析其结构,并捕捉内部更详细的信息。
迷障如同有生命的活物,其规则构成时刻变化,时而坚不可摧,时而出现细微的裂隙。通过裂隙,他们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内部那激烈的规则冲突——一方是熟悉的“织网者”那冰冷、侵蚀性的秩序之力,另一方则是一种更加狂暴、充满毁灭气息的暗红色能量,仿佛要将一切都拖入疯狂的深渊。
“检测到多种生命信号反应……大部分处于极度痛苦或疯狂状态……少数信号……结构稳定,但充满攻击性……”传感器官报告着令人不安的数据。
那段用前代宇宙通用语发出的“不要进来”、“陷阱”的广播,依旧在断断续续地重复,但其信号源似乎也在内部不断移动,难以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