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雪夜来客(2 / 2)

沈墨轩没料到王璟如此直白,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不过公爷放心,”王璟话锋一转,“王氏经营百年,靠的是诚信二字。制造假交子这等下作手段,王氏还不屑为之。”

“那以老先生之见,会是谁人所为?”

王璟起身走至窗前,望着湖面雪景:“树大招风。公爷的交子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想要你倒台的人,不在少数。”

他转身看向沈墨轩:“老夫奉劝公爷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事,急不得。”

沈墨轩默然。王璟的话虽未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交子的推广触动了传统钱庄的利益,假交子很可能就是这些利益受损者所为。而王氏,即便不是主谋,也定然知情。

“多谢老先生指点。”沈墨轩起身告辞。

王璟送至暖阁门口,忽然道:“听说秦家那丫头前几日去拜访了公爷?”

沈墨轩心中一凛:“老先生消息灵通。”

王璟意味深长地笑笑:“那丫头不简单,公爷与她往来,还需谨慎。”

返回沈府的路上,沈墨轩一直在思考王璟的话。秦昭雪、王氏、假交子...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人和事,背后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何?”慕容惊鸿和白玉堂早已在书房等候。

沈墨轩将见面经过详细告知,二人听后皆陷入沉思。

“王璟这番话,似是提醒,又似是警告。”白玉堂道。

慕容惊鸿点头:“他承认交子触动了钱庄利益,却否认王氏参与造假。这话有几分可信?”

沈墨轩沉吟道:“半真半假。王氏可能没有直接参与,但定然知情,甚至暗中纵容。”

“那秦昭雪在此中又扮演什么角色?”白玉堂问。

“这正是我最疑惑的。”沈墨轩蹙眉,“她提前示警,显然知道内情。但她与王氏似乎并非一路人...”

就在这时,沈福匆匆来报:“公爷,门外有位姓秦的姑娘求见,说是来取她落下的披风。”

沈墨轩微微一怔:“请她进来。”

秦昭雪依旧是一身素白,只是换了一件狐裘。她向沈墨轩微微欠身:“前日匆忙,将披风落在了贵府,特来取回。”

沈墨轩示意沈福去取披风,然后对秦昭雪道:“姑娘来得正好,沈某正有些疑问,想请教姑娘。”

秦昭雪淡淡一笑:“公爷可是见了王璟?”

“姑娘果然消息灵通。”

“王璟必是告诉公爷,王氏清白,造假者另有其人。”秦昭雪道,“但公爷可知,汇通钱庄近日在暗中收购各地小钱庄,所为何事?”

沈墨轩心中一动:“请姑娘明示。”

“他们在布局。”秦昭雪道,“一旦假交子引发混乱,各地钱庄必将受到影响。届时王氏以救世主姿态出现,收购濒危钱庄,便可一举掌控大宋金融。”

沈墨轩恍然大悟:“好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仅如此。”秦昭雪压低声音,“王氏与北方辽国也有往来。若大宋经济混乱,辽国便可趁虚而入。”

慕容惊鸿勃然变色:“他们竟敢通敌卖国!”

秦昭雪冷笑:“在有些人眼中,国家大义远不如家族利益重要。”

沈福取来披风,秦昭雪接过,转身欲走。

“姑娘为何要告诉我这些?”沈墨轩忍不住问。

秦昭雪在门前驻足,轻声道:“因为有人希望大宋安定,也有人不希望王氏独大。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姑娘究竟是哪一边的人?”

秦昭雪回眸一笑:“我哪边都不是,只是不乐见天下大乱罢了。”

她再次消失在夜色中,留下沈墨轩三人面面相觑。

“她的话可信吗?”白玉堂问。

沈墨轩目光深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王氏真与辽国勾结,那就不只是商业竞争,而是叛国大罪。”

慕容惊鸿急切道:“我们应立即禀报皇上!”

“不可。”沈墨轩摇头,“无凭无据,如何取信于人?反倒会打草惊蛇。”

“那该如何?”

沈墨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决然之色:“将计就计。他们想制造混乱,我们就帮他们制造混乱。”

“公爷的意思是...”

“假交子既然已经流通,不如让它流通得更广些。”沈墨轩唇角微扬,“只不过,这些假交子要带上特殊的标记,让王氏无法抵赖。”

白玉堂恍然大悟:“妙计!我们在假交子上做手脚,让它们最终指向王氏!”

“正是。”沈墨轩点头,“惊鸿,你派人暗中协助假交子流通,但要确保它们最终会出现在王氏的钱庄里。玉堂,你在假交子上添加隐秘标记,要让人一看便知是王氏所为。”

慕容惊鸿担忧道:“但此举风险极大,若控制不好,恐会弄假成真,造成真正混乱。”

“所以必须谨慎。”沈墨轩道,“我们只在可控范围内操作,重点是要拿到王氏制造假交子的确凿证据。”

计议已定,三人立即分头行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假交子在江南各地悄然流通,但奇怪的是,它们最终都会汇聚到王氏的汇通钱庄。更妙的是,这些假交子上都有一个隐秘的标记——一个小小的“王”字,藏在图案的枝叶间,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与此同时,沈墨轩通过陈砚舟向皇上密奏,称发现假交子流通,怀疑与北方势力有关,请求秘密调查。

一切都在暗中进行,只待时机成熟。

这日,沈墨轩接到秦昭雪的密信,只有短短一行字:“三日后,西湖画舫,有好戏看。”

沈墨轩心知,收网的时刻即将到来。

三日后,西湖上飘着细雪,一艘精美的画舫在湖心缓缓游弋。沈墨轩与慕容惊鸿、白玉堂扮作游客,租了一艘小船,在不远处观望。

午时刚过,几艘官船突然出现,将画舫团团围住。高公公在侍卫的簇拥下登上画舫,随后便见王璟与几个陌生面孔被押解出来。

“成了!”慕容惊鸿喜道。

当晚,高公公亲自来到沈府,告知详情:他们在画舫上抓获了王氏与辽国奸细交易的现场,人赃俱获。更在王氏的别院中搜出了制造假交子的工坊和大量假交子。

“皇上龙颜大怒,已下旨查封王氏所有产业,相关人等一律收监候审。”高公公道,“沈公爷,此次你立了大功。”

沈墨轩谦道:“沈某不敢居功,全赖皇上圣明,公公调度有方。”

送走高公公后,沈墨轩独坐书房,心中却无多少喜悦。王氏倒台,固然除去一大患,但他知道,这场斗争还远未结束。

大宋的经济命脉,绝不能掌控在少数人手中。而交子的未来,依然充满变数。

窗外,雪还在下,覆盖了世间万物,也掩盖了无数秘密。

沈墨轩知道,在这银装素裹之下,暗流依然汹涌。而他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