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2)

阳光正暖。

木齐章三人正在店铺门口安静等待,木建军有些无聊地踢着脚边的小石子,陈星靠墙站着。

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胡同口,由远及近。

来人推着一辆旧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褪了色的工具包。

他身材精瘦,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劳动布工作服,上面沾着点点斑驳的油漆痕迹。

正是赵工匠。

他快步走到近前,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额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看到木齐章三人,他连忙停下车子,脸上露出一个有些拘谨但十分真诚的笑容:

“对不住,对不住,让几位同志久等了吧?”

他语气带着歉意,一边用搭在脖子上的旧毛巾擦了擦汗。

“没有没有,赵师傅您很准时。”

木齐章迎上前一步,微笑着回应。

她迅速打量了一下赵工匠,面相憨厚,眼神实在,手掌粗糙,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些许腻子粉,一看就是常年在第一线干活的手艺人。

这第一印象,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陈星也走了过来,对赵工匠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他的目光扫过赵工匠的工具包和自行车,眼神锐利,但并未表现出任何怀疑。

“这就是铺面了,赵师傅您里面请,先看看情况。”

木齐章侧身打开门锁,做了个请的手势。

赵工匠连忙点头,跟着走进店铺。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站在屋子中央,认真地环顾四周。

他看得非常仔细:抬头检查屋顶和墙角是否有漏水或开裂,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地面的平整度,又凑近墙壁,仔细查看墙皮的剥落情况和基层的牢固程度。

看完一圈,他才转向木齐章,搓了搓手,语气诚恳地说:

“同志,这屋子有些年头了,墙皮酥了不少地方,直接刷漆肯定不行,挂不住。

得先把松动的墙皮全部铲掉,用腻子找平,打磨光滑了,才能上漆。

这样刷出来,墙面才平整光亮,也耐久。”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工序,解释得清晰明了。

木齐章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她对装修是外行,但赵工匠这番话,听起来在理且负责。

她补充道:

“赵师傅,我们是打算开服装店的,墙面一定要干净亮堂。

漆料要用好一点的,颜色要白得正,不能泛黄。”

“我懂,我懂。”

赵工匠连连点头,眼神里透着一股“您放心”的认真劲儿:

“卖衣服的店面,讲究的就是个清爽亮堂。

漆料您放心,我老赵干活从不糊弄,一定用结实耐用的好漆,刷出来保准又白又亮。

工期我也给您算好了,”

他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铲墙皮、刮腻子、打磨、上漆,前后得干透,起码得……四天到五天。

您看成不?”

这时,陈星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老旧的木工卷尺,对赵工匠说:

“赵师傅,我们再一起量一下具体尺寸,算料也准确些。”

“哎,好,好!”

赵工匠赶紧应道,主动上前配合陈星。

两人一个拉尺,一个记录,配合默契。

陈星负责读取和报数,声音清晰,赵工匠则负责固定尺头和对尺,动作熟练。

量到一些特殊角落时,赵工匠还会主动指出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墙角是否垂直,窗框边沿如何处理等。

陈星默默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赵工匠都一一认真解答。

整个量房过程,高效且专业。

木齐章在一旁看着,心里更加安定。

陈星的细致和赵工匠的熟练,让她对这次合作充满了信心。

尺寸量完,料也初步估算好。

陈星看向木齐章,用眼神询问她的意见。

木齐章微微点头。

陈星便对赵工匠说:

“赵师傅,就按您说的工序和工期来。

工钱也按咱们之前说定的市价。

料您负责采购,我们验收,实报实销。

您看怎么样?”

赵工匠一听,脸上顿时带着点如释重负的笑容,搓着手连连说:

“成,成,太谢谢几位同志信任了。

我老赵保证把活干得漂漂亮亮的。”

木齐章从口袋里掏出店铺的钥匙,递向赵工匠。

这个动作,意味着他们将这间未来的“根据地”暂时托付给了眼前这个初次见面的手艺人。

赵工匠见状,神情立刻变得格外郑重。

他先在衣服上擦了擦手,然后才双手接过,紧紧攥在手心。

他看着木齐章和陈星,语气无比认真:“同志您放心,我肯定把活干好,也对得起您这把钥匙。”

“我们相信赵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