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警通连士兵“指挥”得手忙脚乱的交警们,此刻挺直了腰板,用最标准、最有力的手势疏导着交通,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自豪。
那位老交警站在路口,对着缓缓驶过的坦克庄严敬礼,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知道,正是这些钢铁巨兽和他们无畏的主人,守护了身后小镇的安宁。
士兵们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热情似火的人群,看着一张张真诚感激的笑脸,连日征战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胸中涌动着作为军人的无上光荣。
他们挺直腰背,以最标准的军姿,向民众回以庄严的军礼。这一刻,军民鱼水情,在胜利的荣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动人。
当我们终于抵达军用火车站时庞大的专列宛如一条钢铁巨龙,静静地停靠在铁轨上,等待着它的乘客们。
重型吊车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巨大的吊臂在空中挥舞,将一辆辆坦克、步战车和火炮等重型装备小心翼翼地吊起,然后稳稳地放置在平板车上。
这些钢铁巨兽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激烈战斗。
与此同时,士兵们整齐地排成队列,迈着坚定的步伐登上客运车厢。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因为他们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随着车轮的滚动,专列缓缓启动,逐渐加速。
它像一阵疾风,穿越过原野和山脉,向着遥远的驻地飞驰而去。
专列所到之处,留下的是一片胜利的欢呼和对这支英勇之师的敬意。
这列专列不仅载着胜利之师,更载着他们无上的荣光。
他们用鲜血和意志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如今,他们带着这份荣耀,踏上了新的征程。
而在首都燕京,那份经由高度保密军事专线送达的、详细记录了702团在此次冲突中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的作战报告,正在小范围内引发着无声的震动。
总参某部的保密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几位肩扛将星的高级将领和资深技术专家,正逐页审阅着这份浸染着硝烟气息的报告。
报告用冷静客观的笔触,详细记录了:
从前沿观察哨目视发现异常,到“鹰眼”歼八R侦察机确认目标性质、规模、坐标,并通过数据链实时传输至营指,耗时仅8分钟。
营指基于数据链融合的空地情报,完成敌情判断、目标分配(精确到连、排)、火力协调,下达首轮火力覆盖命令,耗时仅2分钟。
从命令下达到火力连首轮炮弹出膛,间隔35秒。对敌指挥车(hVt)从识别定位到被三辆坦克协同摧毁,全程不到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