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的战略,剑指关中(1 / 2)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

杨辰将萧美娘那封写在金粟山藏经纸上的信,小心翼翼地叠好,贴身放入怀中。那温润的纸张隔着衣料,仿佛还带着一丝女人的体温和香气,与另一侧怀中,早已化为灰烬的长孙无垢的信,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一封是江山社稷,民心所向,是为他登基铺就的煌煌大道。

一封是私密情思,暗流涌动,是为他扫清障碍的枕边低语。

这两封信,一刚一柔,一表一里,共同构成了他如今的大后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他转过身,厅内的李靖与罗成依然垂手肃立,只是目光中都带着几分探寻。他们都在等待,等待主公看完这两封家书后,会做出怎样的决断。

“先生,罗成。”杨辰开口,声音平静,之前因信件而起的种种情绪,已尽数收敛于心底深处。

“末将在!”两人齐声应道。

“北方的狼,可以先让它们在草原上多待几天。”杨辰的目光扫过沙盘最北端的区域,语气淡然,“李世民想借刀,也得看那把刀愿不愿意被他借,更要看我……愿不愿意让他借。”

他这话,算是暂时搁置了之前那个令人心惊胆战的“远征草原”的提议。

李靖暗中松了口气。作为三军统帅,他必须从最稳妥的角度考虑,主动出击草原,风险实在太大。

罗成则有些按捺不住,刚想开口请战,却被杨辰一个眼神制止了。

“一只被打怕了的狼,才会躲在窝里,怂恿别的狼去咬人。”杨-辰踱步到沙-盘中央,手指轻轻敲了敲洛阳城的位置,“可我们不能总跟着他的想法走,被动地去应付他找来的麻烦。”

他的手指,猛地向西一划,重重地落在了那片被群山环绕的腹地之上。

“我们要做的,是直接捣毁他的狼窝!”

李靖的瞳孔,骤然一缩。

罗成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

杨辰的手指所落之处,正是——关中!

“主公,您的意思是……”李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已经猜到了杨辰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太过大胆,让他不敢轻易说出口。

“没错。”杨辰收回手指,环视着自己的两位心腹大将,一文一武,“并州已定,北方暂安。洛阳稳固,后勤无忧。现在,是时候,把目光投向我们真正的敌人了。”

“李渊父子,盘踞关中,此乃心腹大患。只要关中一日在他们手中,他们便能凭借地利,源源不断地恢复元气,随时东出函谷,威胁洛阳。”

杨辰的话,像一柄重锤,敲在李靖和罗成的心上。

李靖上前一步,目光死死地盯着沙盘上的关中地区。那里的地形,他早已烂熟于心。

“主公所言极是。”李靖的声音变得沉凝,“关中之地,东有函谷,西有大散,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塞为固,沃野千里,乃是天府之国,帝王之基。秦因此而吞并六国,汉因此而成就霸业。李渊父子能有今日之势,大半皆赖关中之利。”

他抬起头,看着杨辰,眼神中充满了凝重。

“可以说,谁得了关中,谁就得了半个天下。可也正因如此,想要攻取关中,难如登天。”

“难?”罗成冷哼一声,上前一步,身上的甲胄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有何难哉!如今李渊新败,士气低落,我军兵锋正盛,士气如虹。主公只需给末将三万铁骑,末将愿为先锋,直捣长安,将那李渊老儿生擒,献于主公帐下!”

这位银枪小将,言语间充满了傲气与自信,仿佛攻取关中,不过是探囊取物。

李靖闻言,不由得苦笑一声,摇了摇头:“罗将军勇则勇矣,但关中之战,非纯靠勇武便可取胜。李渊在关中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城防坚固,兵力雄厚。更何况,他还有那个最难缠的儿子,李世民。”

提到李世民,罗成的眉头也皱了皱。在洛阳城下,他与李世民的玄甲军交过手,深知那是一支怎样的精锐。

“先生说的,正是我想说的。”杨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他看着沙盘,眼神变得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