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磨利自己的爪牙,等待下一次出笼的机会。
或者……他会想办法,与笼子外面的其他猛兽,取得联系。
杨辰的眼神,变得幽深起来。
他缓缓走到烛台前,将那封承载着温情与警示的信纸,凑近了跳动的火焰。
橘红色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纸张的边缘,将其染上一圈焦黑。那娟秀的字迹,在火焰中扭曲、变形,然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偶感风寒……”
“秦王府,暗流涌动……”
杨辰看着那最后一点纸张化为灰烬,从指间飘落,心中却已是雪亮。
观音婢的“风寒”,需要他回去,用实际行动来“医治”。
而李世民的“暗流”,则需要他用更雷霆的手段,将其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
“主公?”
李靖看着杨辰的脸色变幻,忍不住轻声唤道。
杨辰转过身,脸上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先生,罗成。”
“末将在!”两人同时抱拳。
“看来,我们这位秦王殿下,在晋阳碰壁之后,学聪明了。”杨辰的语气很淡,听不出喜怒,“他知道从正面已经无法与我抗衡,便开始在暗地里,搞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了。”
李靖心中一凛:“主公的意思是,李世民他……”
“一只被打瘸了腿的狼,最喜欢做什么?”杨辰反问道。
不等李靖回答,罗成已经冷哼一声,接过了话头:“自然是呼朋引伴,召集狼群!”
“说得对。”杨-辰赞许地看了罗成一眼,“他自己动不了,就会想办法,让别人来动。比如……南方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甚至是……关中之外的那些人。”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沙盘上更遥远的北方和西方。
李靖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李世民真的不顾一切,说动了其他的诸侯,甚至是北方的突厥、西边的吐谷浑,对定国军形成合围之势,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无妨。”杨辰摆了摆手,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想合纵,我便连横。他想借刀杀人,我便先一步,将他能借的刀,全都折断。”
他的身上,再次散发出那种睥睨天下,视群雄如无物的强大自信。
“传令下去,三军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大军……”
杨辰的话还未说完,议事厅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还是刚才那名亲兵,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古怪的神色,手中,还捧着另一封几乎一模一样的信件。
“主公!”亲兵快步上前,将信高高举过头顶,“洛阳……洛阳来的第二封八百里加急!”
第二封?
议事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封信上。
前一封信刚到,后一封便紧随而至。
这绝不是巧合。
杨辰的眉头,第一次,真正地皱了起来。
他接过信,看到了封口上那枚熟悉的、象征着前朝皇后身份的凤纹蜜蜡。
是萧美娘的信。
长孙无垢的信,带来了思念与警示。
那这位风华绝代、同样智计过人的萧皇后,又会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