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天下震动,情圣再截胡(1 / 2)

杨辰闻言,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

他并未回头,只是将手中那柄属于红拂女的长剑,轻轻放回了桌案的剑架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

“让他去前厅稍候。”

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门外的罗成应了一声“诺”,脚步声便迅速远去。

杨辰这才转过身,看着还跪在地上的红拂女。他伸手将她拉了起来,顺势揽入怀中,手指在她光洁的背上轻轻滑过。

“去吧,穿好衣服。你的第一个任务,现在就开始了。”

他低头在她的额前印下一吻。

“我要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兵马大元帅,除了向我表忠心,还带来了什么有趣的消息。”

红拂女的脸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清明与锐利。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言,迅速转身走向屏风后。

片刻之后,当杨辰来到府衙前厅时,李靖已经等候在那里。

这位新任的兵马大元帅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官服,虽然只是临时的袍子,但穿在他身上,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他站在那里,背脊挺得笔直,神情肃穆,只是那双总是闪烁着睿智光芒的眼睛里,还残留着一丝昨夜未曾完全消化的震撼。

见到杨辰进来,李靖立刻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主公。”

“先生不必多礼。”杨辰摆了摆手,示意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到了主位,“这么早过来,可是昨晚没睡好,想着那五万新军的事情?”

李靖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主公慧眼如炬。练兵之事,靖昨夜确实翻来覆去,思虑了一整晚。钱粮、军械、兵源……千头万绪,确实棘手。”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神情却变得有些奇异。

“不过,靖今日前来,并非为此事。而是……城里有些动静,我觉得有必要第一时间向主公禀报。”

“哦?”杨辰端起侍女刚奉上的热茶,轻轻吹了吹浮沫,“说来听听。”

“今日一早,城中几大士绅豪族,王家、郭家、裴家……都派人送来了拜帖,同时送来的,还有大量的粮草、布匹和金银。”李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他们说,这是献给王师的犒赏,只求定国军能长驻太原,庇佑一方平安。”

杨辰抿了口茶,不置可否。

“还有呢?”

“城中百姓……自发地为我军将士送来了热汤和麦饼。我派人去给钱,他们却都跪下磕头,说杨帅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分文不取。”李靖说到这里,语气愈发激动,“更有甚者,许多青壮年,都聚集在府衙和校场之外,请求从军。他们说,愿为杨帅效死,驱逐突厥,平定天下!”

杨辰放下了茶杯。

“先生觉得,这是为何?”

李靖站起身,对着杨-辰深深一揖。

“主公昨日入城,秋毫无犯,开仓放粮,斩杀贪官。仁义之名,已传遍全城。民心,归附了!”

“这只是其一。”杨辰淡淡道,“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个能结束这乱世,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希望。王家、郭家送来的不是粮草,是投名状。百姓们送来的不是麦饼,是他们的身家性命。”

他看向李靖,眼神变得深邃。

“先生,民心可用,士绅已服。现在,你还觉得练五万新军,难吗?”

李靖的身体猛地一震,他瞬间明白了杨辰的意思。

兵源,有了。钱粮,也有了。剩下的,就只是他这个兵马大元帅的本事了。

“靖……明白了!”李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请主公放心,三个月内,靖必为主公练出一支能战之师!”

“很好。”杨辰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些士绅送来的东西,你都收下。告诉他们,他们的心意我领了。往后,太原的商路,我会为他们打开。至于那些想参军的青壮,你亲自去挑选,宁缺毋滥。我要的,是精兵,不是炮灰。”

“诺!”

李靖领命,正欲退下,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

“主公,还有一事。我军的斥候,在城外截获了数只信鸽,是发往各地的……”

杨辰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真正的笑意。

“念。”

……

与此同时,太原城的消息,正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天下。

晋阳,唐国公府。

李渊正与裴寂等一众心腹议事,一名信使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

“国公!不好了!太原……太原丢了!”

“什么?!”李渊霍然起身,手中的茶杯失手滑落,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太原怎么会丢?李道宗呢?杨玄感的大军不是在城外吗?”裴寂也惊得站了起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那信使喘着粗气,声音都在发抖:“杨玄感……退了。是定国军的杨辰,他……他一天之内,就拿下了太原城!”

“一天?!”

整个议事厅,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呆立当场。

太原,是何等坚城?那是李渊经营多年的北方重镇,是他整个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棋子之一。城中不仅有他留下的精兵,更有杨玄感的大军作为外援。

可现在,这座城,竟然在一天之内,就换了主人。

而且,还是兵不血刃。

“杨辰……他到底用了什么妖法?”一个谋士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李渊的脸色阵青阵白,他扶着桌案,才勉强稳住身形。他想到了杨辰的可怕,却没想到,会可怕到这种地步。

“报——”

又一名信使冲了进来。

“国公,最新消息!杨辰入主太原后,拜……拜李靖为兵马大元帅!”

“李靖?!”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狠狠刺进了李渊的心里。

那个当初被他视为投机小人,险些一刀砍了的马邑郡丞,如今,竟成了杨辰麾下的兵马大元帅!

一种被羞辱和被打脸的愤怒,瞬间冲上了李渊的头顶。

“还有呢?”李渊咬着牙问道。

“还有……民间传言,那……那红拂女,也……也倾心于杨辰,委身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