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 第173章 长孙无垢的担忧,李世民的执念

第173章 长孙无垢的担忧,李世民的执念(1 / 2)

第173章:长孙无垢的担忧,李世民的执念

河谷中的风,似乎也带上了远方战场的血腥与狂热,吹到洛阳城头,卷起长孙无垢鬓边的一缕发丝。

那名斥候带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城楼上众人的心中激起圈圈涟漪,久久未平。

李密没死。

他杀出重围,正朝着罗成将军的方向冲去。

这个消息让徐茂公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下意识地看向杨辰,想从主公脸上找到下一步的对策。可杨辰的表情依旧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遥遥望着西边,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长孙无垢的心,却在这一刻沉了下去。

她没有去想李密的死活,也没有去揣测罗成将会如何应对。她的全部心神,都被远方那片巨大的,如同山脉般缓缓移动的军阵所吸引。

李唐的大军。

李世民的大军。

自李密发动决死冲锋的那一刻起,那片原本沉稳如山的军阵,便开始出现了一丝肉眼可见的骚动。令旗如林般挥舞,传令兵的坐骑在军阵的缝隙中来回穿梭,后阵的混乱,显然已经传递到了中军。

可奇怪的是,那支被李密疯狂撕咬的后阵,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并没有得到两翼骑兵的有效支援。那两把本该像铁钳一样合拢的精锐骑兵,只是象征性地收缩了包围圈,将瓦岗溃兵的活动范围限制住,却并未投入主力进行绞杀。

而李世民坐镇的中军主力,更是纹丝不动。

仿佛后阵那数万人的死伤,那被点燃的粮草和营帐,都只是无关痛痒的皮外伤。

别人看到的是李世民的冷静,是李唐大军的可怕纪律性。

但长孙无垢看到的,却是冰山之下,那股更加庞大、更加坚硬的执念。

她太了解李世民了。

那个男人,从少年时代起,就有着超乎常人的骄傲与偏执。他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并且要以最完美,最无可争议的方式得到。

她还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长孙晟从突厥带回一只神骏非凡的海东青。那只鹰桀骜不驯,野性难驯,甚至在一次驯养中啄伤了李世民的手臂,鲜血直流。所有人都劝他放弃,说这只鹰养不熟,不如杀了吃肉。

李世民却只是用布条默默缠好伤口,一言不发地将自己关在鹰房里,整整三天三夜。

三天后,当他再次走出鹰房时,面容憔悴,眼神却亮得吓人。而那只海东青,就稳稳地立在他的手臂上,曾经桀骜的眼神,被一种混杂着畏惧与臣服的锐利所取代。

从那以后,那只海东青成了他最得力的猎鹰,为他捕获了无数猎物。可长孙无垢却总觉得,那只鹰的眼神里,少了一分野性的灵动,多了一分被强行扭转的死寂。

李世民的执念,便是如此。他不会因为旁枝末节的干扰,而动摇自己认定的主要目标。

就像此刻。

李密是癣疥之疾,罗成是肘腋之患,但这些,都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他的目的,是洛阳城。

是城楼上,那个一袭白衣,云淡风轻的男人。

以及,那个男人身边,本该属于他李世民的女人。

一想到这里,长孙无垢的心口就传来一阵细密的刺痛。她不是在为李世民感到惋惜,而是在为他这种可怕的执念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她知道,这种执念会让他变得无比强大,无比专注,也会让他变得无比危险,不计后果。

他为了夺回她,为了洗刷这份耻辱,不惜动用数十万大军,将整个中原的目光都吸引到这里。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城池与土地的争夺,更是一场关乎他李世民个人尊严的决斗。

而战争,是要死人的。

她的目光,从远方的军阵,缓缓移向城下。

那些原本摆放着茶碗桌椅的地方,此刻已经空了出来。定国军的士卒们正有条不紊地将一排排拒马、鹿角搬运到城门前,加固着防御。城内的街道上,依稀可见一些百姓探头探脑地望着城楼的方向,脸上写满了惶恐与不安。

洛阳,好不容易才从王世充的残暴统治下恢复了一点元气。在杨辰的治理和她“理财持家”天赋的辅助下,城里的米价降了下来,商铺重新开张,孩子们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